世纪末的维也纳

世纪末的维也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卡尔·休斯克(Carl E. Schorske),生于纽约市,先后就读于哥伦比亚学院和哈佛大学。他现为代顿—斯托克顿历史学教授,并一直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欧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休斯克还曾在卫斯理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担任教职。他还是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的成员,其先前著作包括:《德国的社会民主党,1905-1917》(German Social Democracy, 1910-1917),以及《德意志的问题》(The Problem of Germany)。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卡尔·休斯克
出品人:
页数:414
译者:李锋
出版时间:2007-5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045249
丛书系列:汉译精品·思想人文
图书标签:
  • 文化史 
  • 历史 
  • 维也纳 
  • 文化研究 
  • 文化 
  • 现代性 
  • 思想史 
  • 奥地利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该书不仅对早期现代主义在政治环境下的诸多方面做了精彩的探索,更体现出最具才干与雄心的巨匠研究思想史这门学科所用的方法,同时面对现代主义有关历史早已过时的轻蔑所指,对史学自身做出了有力维护。——David A. Hollinger,《史书俱乐部评论》

七个单独的专题,均可分别阅读……然而各专题构思之巧妙、结合之完备,如若依次读来,又会折服于本书的浑然一体以及有力论证。——Gordon A.Craig,《新共和》

一部有关现代思想史上重要一章的深刻著述。——H.R.Trevor-Roper,《纽约时报书评》头版

对社会历史学和政治历史学专家,以及关注艺术的人们,此书具有无可衡量的价值。——John Willett,《纽约时报书评》

一部在归纳汇总与学术研究上均属原创的著作,实在引人入胜。——《新闻周刊》

本书作者运用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来析论19世纪末维也纳的文学家、建筑师、画家、音乐家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经验,研究他们创作的诗歌、小说、建筑、画作、音乐中所透露的感伤与期望。作者发现,19世纪末的维也纳知识分子呈现出一种惊人的同构型,反映在政治上,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秩序;在文化上,则是反对资产阶级庸俗的文化。作者试图把握这些转变过程中所透露出的 “历史趋势”。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在《世纪末的维也纳》一书中,卡尔·休斯克教授表面上针对的是特定时空的具体个案,然实质上,作者格外强调的是历史的延续性和史学研究的整体性。历史在任何时候都是当下的参照体系,时代是在摆脱历史桎梏的努力中实现蜕变的。19、20世纪的维也纳处于新旧激荡的时代,在社...  

评分

现在,或在将来的时刻,那所有披上绿色的地方,都变了。 都已彻底变了,一种可怕的美已经诞生。 ——叶芝《1916年复活节》 维也纳1900:最后的华尔兹 如果18世纪存在心脏的话,那么维也纳的末世华尔兹舞步无疑是最为撩人心弦。 文学家施尼茨勒和霍夫曼斯塔尔急于在政治与精神...  

评分

其实还没有怎么看,德文的东西总是让人头大,何况还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版本。大量稀奇古怪的直接从英语德语化的词,还有很多法语词。异常艰涩。 不过就是感兴趣。弗洛伊德(Freud)是维也纳人,哈耶克Hayek也是,还有Gombrich也是,最近我在看的书的作者都是,虽然是不同时期。...  

评分

作为历史学家,在一个宣称“历史已死”的时代做学问当然不那么怡人。那么,是一脚踏进后现代的洪流,还是以精英的姿态故意视而不见,或者如卡尔•休斯克这般,在其饱受赞誉的史学著作《世纪末的维也纳》的开篇即承认:“现代人已然对历史漠不关心,尽管历史曾被视做连续提供...

评分

帝国与城市都是由时间性与空间性两种维度合力生成的人类文明产物。依路易斯•芒福德的经典论述,“从空间维度来说,城市是座巨大的容器,它敞开怀抱迎接每一个外来者和陌生人,为个人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为多元聚合提供包容的场所;从时间维度来说,城市又是个巨型的铸模...  

用户评价

评分

文学和政治的部分不错,美术和音乐的部分看不太懂,没有艺术细菌

评分

翻译是有错,插图也不精,文字还挺通顺。最后有名词对照,这个不错,但是没看是否准确。

评分

休斯克想要通过对于处在现代性前夜的维也纳的文学、政治、建筑、艺术、医学等方面迸发出来的思想进行梳理,找到政治与文化之间的互动。作为思想史的一种研究方法,如何将时间方向上的水平史和空间方向上的垂直史结合起来,休斯克使用的是post-holing的方式,但是仅仅将“思想”描述出来并不稀罕,难得是他一直在尽量展现当时人物生存的“人与骨”及其Context,于是思想是如何被生产、交流和接受的过程也就顺势展开了。翻译扣一星。

评分

去过或者将去维也纳的推荐看下。

评分

套用冯克利的说法,对于所有喜欢念书的人来说,世纪末的维也纳是绕不过去的光辉存在。休斯克更多地从艺术文化方面对其进行考察,而在他所提及的画家、精神分析学家、建筑师之外,更有维特根斯坦、波普尔、哈耶克、茨威格等等灿烂大师星空的学人。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自由主义是其时满溢全国的思潮,而围绕着这一思潮的抗辩、非议、责难与守持,则交织成了世纪末维也纳文化大网的全貌。并不怎么鼓吹人文精神、终极关怀、拯救或逍遥,这群知识分子改变世俗世界的面貌的动作与求知剖白的欲望远远大于美学救赎的冲动。其结果,就是凭弹丸之地而成就了思想革命的策源地,委实不可思议。休斯克笔调传神轻松,对绘画的分析尤是。第二章与第五章为华美所在,对弗洛伊德的政治困境阐释则失于牵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