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曆山大·索爾仁尼琴(1918— ),俄羅斯作傢。大學時代開始不停地思考社會政治問題,後因此進勞改營服刑八年,其間兩次從癌癥的魔爪中逃脫。刑滿後積極投入文學創作,其中《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引起轟動,但《古拉格群島》、《癌癥樓》等傑作無法在當時的蘇聯齣版,在西方國傢率先齣版後引起轟動。1969年被蘇聯作協開除,次年獲諾貝爾文學奬。1974年被蘇聯驅逐齣境,流亡西方。1994年迴俄羅斯。
“当初事情是这样的:真主分派寿命,给所有的动物各派五十年,够了。可是人最后才到,真主只剩下二十五年还没分掉。人表示不乐意:太少!真主说:‘够了。’可是人坚持说:‘太少’于是真主说:‘那你自己去问,也许有谁觉得太多,愿意让给你。’人便去打听,他遇到了马,对它...
評分抛开那些熠熠闪光的伟大荣誉,抛开一向为人称道的政治意义暂且不论,这个伟大的俄国灵魂对生命价值与人生际遇的解读,带给人的触动与反思,单单只是通过癌症这一主题便展现无遗。 ‘我这儿不是癌,对吗,大夫?’尼古拉维奇不下十遍的询问与女大夫宽心的安慰一下子就把...
評分最后两章太震撼了,奥列格出院之后写得很棒,有画面感。写信这个环节让人动容,和加薇是遗憾还是顺理成章,引发思考,结尾出彩。 全书很真实,笔触细腻,不喜欢的点是名字太长和整篇的悲哀之感。 癌症,生死,每个人的三观都不同,形成鲜明对比,抛开政治不谈,有过病房经历的...
評分摘自《新文化报》 作者:王逸人 几年前,美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去世的时候,人们冠以她“美国知识分子良心”的称号;而今索尔仁尼琴去世,他也被称为“俄罗斯的良心”,很不幸,这个世界上良心越来越少了。虽然都是良心,但两者的遭遇则完全不同,虽然都写了一辈子...
評分大师们在文学史上耀眼地闪亮,连同他们的书,被一而再而介绍、评论、解构,然后到每个人手里的时候,只是文学批评家们建构的模型。 最好这个人的名字只是那么匆匆出现一次,又或者一些不能详说细说的姓名。 这个俄罗斯人的书,让人阅读完全没有障碍,翻译的及其流畅,到是让我...
(上)
评分這是第一次看索爾仁尼琴的小說,比起《古拉格群島》甚至《紅輪》,這部小說顯得輕多瞭。也許在那樣的時代,觸及到那樣一個敏感的話題,可以說相當不容易吧。從這個意義上講,這部小說也許史料上的價值要比其文學上的價值要大得多。
评分https://www.ximalaya.com/youshengshu/22463759/ 桑叔居然喜歡讀這個,可見獄中生活多麼無聊啊o(╯□╰)o
评分後來一棵棵橡樹開始倒下 #李森科主義的受害者…
评分對索氏的這本書,也是下瞭幾次決心纔打開的。多點開花式的描寫,以癌癥病樓這一特殊地點,通過對病人與醫生的散點描寫,寫作社會事實,抒發政治理想。索爾仁尼琴作品的意義,用此書的一句話“我們從哪本書裏可以讀到關於我們的事情?關於我們的事情!難道說真的要過100年不成?”來總結,忠實的記錄這個時代所發生的故事,僅此而已,作為特殊時期的記錄,難道能夠漂白掉政治意識形態嗎,顯然不能。讀完單行本《伊萬》,纔發現這本書裏麵第一篇就是伊萬。2015年的阿列剋謝耶維奇事實上,就是傳承瞭索氏的精神與寫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