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鲁孙谈吃

唐鲁孙谈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鲁孙,本名葆森,字鲁孙。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为满族镶红旗后裔,他的曾叔祖父长叙,官至刑部侍郎,其二女并选入宫侍奉光绪,为珍妃、瑾妃。唐鲁孙是珍、瑾二妃的侄孙,他七八岁的时候,进宫向瑾太妃叩拜春节,被封为一品官职。

唐鲁孙先后毕业于北京崇德中学、北京财政商业专门学校,曾任职于财税机构,后只身外出谋职,游遍大江南北,先后客居武汉、上海、泰州、扬州等地。1973年,唐鲁孙退休后专事写作,1985年病逝于台湾。唐鲁孙见多识广,对民俗掌故知之甚详,对北京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宫廷秘闻尤所了然,有民俗学家之名。加之出身贵胄,有机会出入宫廷,亲历皇家生活,习于品味家厨奇珍,又遍尝各省独特美味,对饮食有独到的见解,而被誉为“中华谈吃第一人”。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唐鲁孙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192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1
价格:3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26987
丛书系列:理想国·唐鲁孙作品
图书标签:
  • 唐鲁孙 
  • 美食 
  • 饮食 
  • 随笔 
  • 吃 
  • 美食文化 
  • 中国文学 
  • 生活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唐鲁孙是中国饮食文化和掌故杂谈方面具有代表性和传奇性的人物。他以其博闻强记和细腻动人的文字功夫,演绎了一段段“舌尖上的民国史”,功力至深,韵味至长,尤为难得的是,在“吃”之外,唐鲁孙还记录下很多鲜为人知的民俗掌故、宫闱秘闻,以及晚清民国的服饰、手艺、年俗、名人轶事等。本书为唐鲁孙作品集的第十一册。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从偶然间读到这本《唐鲁孙谈吃》,被老先生丰富的阅历和诙谐的文风所打动,到一发而不可收拾,把这个系列全部搜罗读完。中间的过程虽然有些曲折,但书中所谈到的那些珍馐美馔、民俗掌故、宫闱秘史也的确引人入胜,让人乐在其中。因此,写下这一小段文字,权当是对这一套书的小...  

评分

作者唐鲁孙身份大有说头,正儿八经的八旗子弟。 自幼出入宫廷,对老北京传统、风俗、掌故及宫廷秘闻了如指掌;年轻时只身出外谋职,游遍全国各地,见多识广,又熟谙各地民俗风情。 自己对吃独有见解认识,绝对是吃货中的行家,不单单吃而且博闻强记,懂食材,和做法。晚点把这...  

评分

从偶然间读到这本《唐鲁孙谈吃》,被老先生丰富的阅历和诙谐的文风所打动,到一发而不可收拾,把这个系列全部搜罗读完。中间的过程虽然有些曲折,但书中所谈到的那些珍馐美馔、民俗掌故、宫闱秘史也的确引人入胜,让人乐在其中。因此,写下这一小段文字,权当是对这一套书的小...  

评分

我平时喜欢把美食散文当床头读物,有的时候也喜欢深夜看吃播或者做菜的视频,感觉自己特别丧心病狂hhhhh 不过我本人其实是一个食欲并不怎么旺盛的人,在吃上完全不讲究,我可以连续一个月每天吃一样的早餐,也不吃零食,不喝饮料,不吃奶制品,但是我非常欣赏那些喜欢吃、会吃...  

评分

作者唐鲁孙身份大有说头,正儿八经的八旗子弟。 自幼出入宫廷,对老北京传统、风俗、掌故及宫廷秘闻了如指掌;年轻时只身出外谋职,游遍全国各地,见多识广,又熟谙各地民俗风情。 自己对吃独有见解认识,绝对是吃货中的行家,不单单吃而且博闻强记,懂食材,和做法。晚点把这...  

用户评价

评分

唐鲁孙世泽名门之后,不似汪曾祺乡野笔恣(除吃,还能跑警报),重在掌故讲究(老北平那一套,他是旗人)。 唐鲁孙写得的确是吃,但玩的是应酬交游,讲究合矩,博闻强记这一路。汪曾祺写的是馋,走的是青菜茨菇,酒菜羁旅,饱肚解馋这一着

评分

唐老师会吃,也会聊,满口口水。

评分

部分内容别的册子里有,写专栏大概容易这样重复自己。可能是我多疑,看多了觉得有一种淡淡的自得与夸张,肯定不算一流文字。(也太爱用“啦”字和感叹号了吧,看了他特别想念老舍的语言)

评分

真实

评分

好多生僻字。自成一派的饮食意趣,还蛮喜欢,惦记上了天梯鸭掌、烩三袋、烧黄香管还有巢湖银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