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魯孫,本名葆森,字魯孫。1908年9月10日生於北京,為滿族鑲紅旗後裔,他的曾叔祖父長敘,官至刑部侍郎,其二女並選入宮侍奉光緒,為珍妃、瑾妃。唐魯孫是珍、瑾二妃的侄孫,他七八歲的時候,進宮嚮瑾太妃叩拜春節,被封為一品官職。
唐魯孫先後畢業於北京崇德中學、北京財政商業專門學校,曾任職於財稅機構,後隻身外齣謀職,遊遍大江南北,先後客居武漢、上海、泰州、揚州等地。1973年,唐魯孫退休後專事寫作,1985年病逝於颱灣。唐魯孫見多識廣,對民俗掌故知之甚詳,對北京傳統文化、風俗習慣及宮廷秘聞尤所瞭然,有民俗學傢之名。加之齣身貴胄,有機會齣入宮廷,親曆皇傢生活,習於品味傢廚奇珍,又遍嘗各省獨特美味,對飲食有獨到的見解,而被譽為“中華談吃第一人”。
唐魯孫是中國飲食文化和掌故雜談方麵具有代錶性和傳奇性的人物。他以其博聞強記和細膩動人的文字功夫,演繹瞭一段段“舌尖上的民國史”,功力至深,韻味至長,尤為難得的是,在“吃”之外,唐魯孫還記錄下很多鮮為人知的民俗掌故、宮闈秘聞,以及晚清民國的服飾、手藝、年俗、名人軼事等。本書為唐魯孫作品集的第七冊。
最初听说这本书,是在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里。遂找来看,果然非同凡响,和梁先生的那本不分上下。唐鲁孙老先生是地道的旗人,而且和皇室沾亲。无论是北京的贵族生活还是东南西北最著名最地道的饮食,他老人家都吃过见过,再用根基深厚的文字娓娓道来。从清代的北京到如今...
評分我一直喜欢看有关于吃的东西。 不仅因为我本身是吃货,看这些书的时候,其实也是透过作者的舌头,重温一个时代的回忆。 在这种模式的书中,唐鲁孙跟汪曾祺是我最喜欢的两个作者。 要论两者的不同,其实很简单,唐出身显赫,皇城根下嘛,他所品所写的,大多数是一般人吃不到的(...
評分刚上大学那会,被老师忽悠着多看书,我傻逼兮兮的还专门备着个本本,今天看了那些书,那个出版社的,作者是谁。最重要的,里面主要讲的什么,我最关注的是什么。 坚持了2年,大1和大2,从丰乳肥臀一地鸡毛活着看到战地记者巴黎游记,我从开始的山药土豆派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幻想...
評分唐鲁孙文章的一大特点就是用词典雅喜用四字词组,甚至有很多是自己杜撰的特殊用词。看了他的几本书,摘选了他常用的一些词语: 不时不食 大宴小酌 精于饮馔 灵肴珍味 玉食争香 玉食真味 上方玉食 上方珍异 八珍玉食 玉盘珍馐 金羹玉饭 酥而不迷 酥而不柴 肥而不腻 油而不腻 瘦...
評分刚上大学那会,被老师忽悠着多看书,我傻逼兮兮的还专门备着个本本,今天看了那些书,那个出版社的,作者是谁。最重要的,里面主要讲的什么,我最关注的是什么。 坚持了2年,大1和大2,从丰乳肥臀一地鸡毛活着看到战地记者巴黎游记,我从开始的山药土豆派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幻想...
好看!
评分相比之下,我的口味和唐接近,所以講到餃子那段看的很開心。20160619
评分好看!
评分老先生時不時黑一下天朝真是深得我心!
评分這本書值5星,扣掉一星是因為“碧玉溶漿”,看過的都知道我在說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