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二战 犹太人 外国文学 法国 纳粹 小说 文学 莎拉的钥匙
发表于2025-02-03
莎拉的钥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莎拉的钥匙》以二战期间真实的“冬赛馆事件”为背景展开,在1942年的7月份,巴黎警察受纳粹之命,拘捕了上万犹太人,其中包括数千名儿童,他们先被集中在冬季自行车竞赛体育馆,之后分批送往集中营,死于毒气室。故事的主人公莎拉就是被惨遭逮捕的儿童之一。年幼的莎拉并不知道发生什么,在警察命令她的父母收拾东西跟他们走时,为保护四岁的弟弟,她把他锁在家中他们平时玩捉迷藏的密柜里。密柜里有点水和食物,还有手电。她以为不多久就能回家把弟弟放出来。殊不知,她和家人即将踏上的,是一段没有回程的死亡之旅。眼见自己被迫挤在巴士和火车里,离巴黎越来越远,莎拉手里紧握着钥匙,心里越来越焦虑。她决心一定要回去,遵守她和弟弟的约定。
六十年后,嫁到法国的美国女记者茱莉亚,受命撰写一篇有关“冬赛馆事件”的文章,却不料因此挖掘出一桩丈夫家隐瞒了数十年的秘密。原来在莎拉一家被捕几个月后,茱莉亚丈夫的祖父母一家人,搬进了原来莎拉家租住的公寓。莎拉并不在“冬赛馆事件”遇害者的名单里,茱莉亚发誓要找出莎拉去向的真相。但如果真相的揭示,可能会造成更多痛苦,人类应该怎样面对自己留下的疮疤。《莎拉的钥匙》将以它的方式给我们一个答案。
1,撼动全欧洲的法语作家!销量打败《刺猬的优雅》、《然后呢…》
2,《纽约时报》畅销书榜Top10超过56周
3,2009年全欧洲最畅销的法语作家
4,2008科西嘉读者奖、书商首选书奖
5,全球33个国家震撼发行,销量超过3,000,000册
6,让六十年前巴黎媒体集体噤声的绝密纳粹事件,浪漫法国心中的一根刺,心酸到不忍卒读
塔季雅娜•德•罗斯奈(Tatiana de Rosnay),1961年出生于巴黎,拥有法国、英国、俄罗斯的血统。20世纪70年代,她跟随前往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的父亲,移居美国波士顿。大学毕业后,她年重返巴黎。
《莎拉的钥匙》是塔季雅娜首次以英文母语创作的小说。此作从2007年在英语书市出版至今,不仅攻占《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光是美国地区,销售量就已突破百万册;而在欧洲,声势更胜过《刺猬的优雅》,甚至让她超越众多法国名家,成为2009年全欧洲销量称冠的法语作家。
2008年,塔季雅娜凭借《莎拉的钥匙》荣获法国“科西嘉读者奖”和“书商首选书奖”,成为法国广大读者最期盼阅读的作家,是近年来欧陆和英语世界最值得期待的重要作家。
我心里由衷佩服这一位「敏感而多管闲事」的美国妞。最轻易给别人贴上「矫情」标签的我也甚至觉得这位「全无礼数」的女人分毫没有矫情的意思。
评分对于纳粹,犹太,集中营,题材很多,但是法国这个春风行动,相信知道的人甚少。我也如此,看完书很有种去查资料的感觉。而本书作为小说,有些精心的小设计也算巧妙,但是太虎头蛇尾了,所以充其量也就一个畅销书,而非经典或者耐人寻味。写不完了,这又得书评才行?
评分看到沉痛,看到卑微,看到堅強,看到懦弱。那種刺痛到心骨的痛或許是一輩子都擺脫不了的。更珍惜愛吧,為了一切的一切。
评分我以为这是保护你的最好方式,却让我失去了你。
评分故事出发点很好,对历史的考掘和对真相的坚持,但叙述的一般。朱莉亚个人婚姻故事放在里面略显多余,一面是莎拉的求生一面是她牵连不清的婚变,整部书看起来很分裂。而且对于朱莉亚这个人物的塑造也很奇怪,总带着自以为是的个人救世主义。
畅销书的特点就是剧情紧凑,让人欲罢不能,迅速读完。《沙拉的钥匙》就是这样一本书。 迅速读完的缺点就是让人无法深入地去感受作者想要传达的意图。事实上,这本书叙述的部分太多,描写太少。阅读这本书的读者更希望看到的是有关法国的那段历史,正如书中主人...
评分有那么点虎头蛇尾的意思,其实故事的结尾是本想让大家大吃一惊或是很震撼之类的。但是……看了一半就能猜到后面怎么回事了。就目前的读物来说,这种过去、现在两条线索的书太多了,相互交织最后给人震撼的书也太多了。所以读完这本书并没有什么给我留下的。但是数的前半段真的...
评分“令整个欧洲潸然泪下”“英伦三岛黯然神伤”“令欧美百万读者泪满衣襟”(如此巧合,三本儿书的宣传语莫非出自同一人之手?),为了展示咱亚洲人的感性,我毫不犹豫地掏钱,毫不客气地被骗,最后只能活该认栽。 《岛》好歹让我对麻风病的历史有了点儿了解,不过我怀疑欧洲读...
评分书是朋友送的,不过估计她也就是看了看封套两面各大报章杂志的忽悠,以为能在我生日的时候负责煽情,于是泪水与欢笑交织,好不热闹,可惜啊~题材不错,主题人物却不突出,倒显得narrator Julia形象无比高大...... 这本书是以Julia的记者生活和1942年发生在Sarah身上令她愧疚一...
评分莎拉的钥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