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McBeen是一位独立顾问,对软件开发情有独钟。尽管将很多时间用于写作、教学和顾问工作,但他仍然坚持每年至少在一个真实项目中亲手从事编程工作。Pete特别善于为软件开发者面临的问题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在过去的很多年中,他参与了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过程改进活动,所以他能够以超然的态度看待软件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敏锐地意识到:“软件开发理应有其乐趣。否则,开发过程就是错的。”Pete住在加拿大亚伯达省的小镇考昆,没有再回到大城市居住的计划。
《软件工艺》针对软件开发,提出了一些相当棘手和敏感的问题,并给出了颇具争议性的结论:从一个数百年来一直兴旺发达的系统——工艺学中获得启示,寻找答案。
《软件工艺》用5个部分共19章的篇幅,系统地阐述作者的观点,并试图回答一直困扰着软件行业的难题——我们应该如何重组软件构造的过程,使其能够如我们所愿地有效运转?第1部分共4章,对传统的观点提出质疑——软件工程真的是解决软件开发问题的灵丹妙药吗?第2部分共2章,这一部分提出了本书的观点,即以软件工艺的视角看待软件开发。第3部分以7章的篇幅,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地展现了软件工艺理论所带来的主要变化,以及如何实践这个观念。第4部分共3章,对比了软件工艺与软件工程,并为各自适用的范畴重新划定了界限。第5部分共3章,分别讨论软件开发中的权宜之计和长期问题。
《软件工艺》荣获2002年度Jolt图书大奖。阅读本书,有助于引发读者在软件开发问题上的独立思考,《软件工艺》适合软件行业的所有从业人员阅读参考。
(应第二书店之邀而作) 我一直为吃不到口味一致的炸鸡翅而耿耿于怀。每当我面对一堆火候太过的鸡翅时,总是忍不住会想起软件工程——连号称生产过程最规范的连锁快餐店都无法避免品质偏差,我们怎么能对软件工程继续抱有幻想? 看来Pete McBreen也有同感。这位偏...
评分很久前看过,凭映象回忆一下。这本书更注重个人素质培养,呵呵,尤其是学徒式传授,想想还是有点道理的,明师出高徒嘛。不过在实际中大师来亲自指点你是太难得啦,所以只能说做做梦咯;)
评分软件工艺这个观点,我是很赞同的.事实上,我更倾向于把程序员作为一名工程师和艺术者的结合来看待,软件设计,既是一门技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至少在现在来说.以后软件开发会如何发展,我们不敢妄下结论 用工匠来比喻软件工程师,用学徒式的教学来培养程序员,这点我想是针...
评分终于看完本书,前面提的问题发人深省,但后半部显得比较罗嗦,叙述不清晰。作者提出软件工程存在很多问题,我同意;但是推荐借鉴工匠的做法,对此我不敢苟同。 诚然,软件工程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它没有止步不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演变。例如当前流行的xp、敏捷等不都...
评分软件开发出了更多的时间需要考虑怎么实现之外,另外一个变量也在发生作用。德鲁克的知识工作者理论,在二十一世纪,软件开发尤其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让单纯的实现已经无法构成价值,系统首先要真正能够以受众期望的方式展现内容,然后不再直接交付了事,它和商业模式本身会紧密...
过时了,不推荐了
评分小开本好棒!这本书从头到尾都在婊软件工程的概念,力推类比于传统行业的“工艺”思想。里面也确实找到了很多之前和现在碰到的问题。但很可惜,大部分这些问题的始作俑者是不读这书的。
评分在这个商业资本统治一切的时代,文中观点难以尽行。但这种理想主义情怀,却是推动软件行业进步所必须,愿为之贡献自己的一分力。
评分软件工程强调管理,软件工艺强调人。开发过程有没有灰色地带呢?以‘人’为生产线的外包公司,干着大项目的活儿,我得琢磨琢磨...
评分就是太啰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