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著名作家、翻译家和学者,江苏无锡人。毕业于东吴大学,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肄业。1935年与钱锺书结婚后共赴英国,法国留学。1938年秋回国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1952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及随笔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杂忆与杂写》《我们仨》、《走在人生边上——自问自答》等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了《杨绛文集》8卷。
《干校六记》为杨绛先生的散文名作,记述了1970-1972年间作者夫妇在河南干校的种种“琐细的旧闻和飘忽的感受”,虽说是“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但作者用温婉淡然、近乎白描的手法为那个时代画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剪影。当年胡乔木曾托钱钟书转达他对此书的十六字评价:“悱恻缠绵,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句句真话。”范用先生则言,“(本书)并非历史,但是当事者的实录,也可看作历史的证言或历史的侧记。……这类作品,作者对它有感情,对后人,对了解历史多少有些作用。”
杨绛先生的文字,向来是出了名的清新隽永、淡然从容。近来读罢她的《干校六记》,更添感慨。 这是一本十分薄的书,成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是杨绛对其与丈夫钱锺书在1970年代初期于五七干校的下放生活的回忆。谈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场浩劫——文化大革命,通常都只会使...
评分由衷地喜爱杨绛先生的作品,缘起先生在《我们仨》中所呈现的种种从她凡长人生中升华而出的生活之美。那些雅洁沉静、平实细腻的文字,那种从容淡定、冷静豁达的生活态度,以及那一段绵延至今的与钱锺书先生相儒以沫、平凡朴素的爱情故事,都深深地打动着我。而我关于生活的思...
评分 评分真是热爱到生活到极致的人才能写出来这本书吧。干校六记,六个简单的小章节,没有过多的苦难,不是些事情,纪实,而是完全感情的讲述。缓缓而出,读的时候就仿佛是一个优雅温和的女士,经历过苦难不轻浮,经历过幸福不悲观,她在慢慢地讲述自己的感情经历。 杨绛写东西讽刺的手...
评分2016.3.7 看着书扉页杨先生三十多年前的笑容,想着那笑从“我们仨”到“我们俩”,再到“我一人”,依旧温暖。 是从我不大喜欢《围城》谈起,便说到了杨绛,阿当(哥哥)给我推荐了《干校六记》,说“又薄又好读”,之后感触良多地说了好多好多温情片刻。 六篇像日记...
好短~ 比较喜欢小趋的那篇
评分虽则是六篇短文,记录杨绛先生与钱锺书在干校劳动学习的时光片段,也能看出他们这大半生所经历的坎坷和当时不自由的大环境(花甲之年还要下放劳动),但杨绛先生的文字炼达,字里行间亦显露出随遇而安的豁达心境。
评分果然功力深厚
评分找了几个旧书店未果竟然在这里找到,短短60几页,听着杨绛先生娓娓道来在干校的日常,平淡之中内心翻滚,都冷暖自知。2016.3.27在培荣书屋读完。
评分有的时候觉得杨绛先生作为少有的比三联书店年龄还大的几个作者之一,其散文水准有被拔高之嫌,其作品多围绕神级人物钱钟书,其核心精神都是在说生活还是要平淡为真,其余真的就什么,什么都没有了。我喜欢如我笔记中记得序言中的那段话,才是此书的精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