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1897-1986),美学家。安徽桐城人。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教育系。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1946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文学院代院长,中国美学学会第一届会长,民盟第三至五届中央委员。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面造诣较深。著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译有[德]黑格尔《美学》等。
《诗论》是中西比较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朱光潜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他曾说过:“在我过去的写作中,自认为用功较多,比较有点独到见解的,还是这本《诗论》。”作者试图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后来走上律诗的道路,也作了探索分析。在对中西诗论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全面阐释了诗的起源、境界、情感、语言、节奏、声韵以及诗歌与散文、音乐、绘画间的关系。《诗论》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诗学的第一块里程碑”。《诗论》于1931年前后写成初稿,朱光潜先生在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教时曾用作教材,并一再修改,1943年由国民图书出版社出版。以后的历次出版均有增补,使得本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此次出版,又将朱光潜论诗的十三篇文章补入。
由于我院喜欢通俗小说类的读书报告,我乱写的东西没看原书也确实不知道在讲什么,这篇码了两千八的感想遂束之高阁惹,有点憋气,就发到这里了,略有点红,不过不影响le_(:з」∠)_ 本文相当于是书的复制粘贴,虽然肯定妹有人看,但我还是想说:8要喷我!我只是个没读过基督山伯...
评分朱光潜的《诗论》,作为一本大学教师的大学课堂讲稿,这部书稿多次修订出版,应该说,这是一本朱光潜先生比较成熟的著作。朱光潜先生从诗的起源、诗的境界,诗歌与其他艺术形式,诗的节奏与声韵等角度,具体介绍了诗歌的相关知识。 本书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逻辑严谨性 作者逻...
评分 评分昨天看文章写道,读书之后,还要吹牛, 效果会更好。 那么,我来谈谈诗歌? 许倬云先生的文章中说:中国的诗歌是建筑于自然之上的。中国是个传统农业国家,而文人一般出身于小地主阶级,于是,对节气、对自然的变化尤为敏感。 自《诗经》而降,中国诗歌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相互感应...
评分半年前初看這本書的時候,淺嘗輒止,沒有領會到此書的精華。現在沉下心來重新看這本書,覺得受益匪淺。加上之前看了先生的另外一本書《文藝心理學》,對此書的理解更深了,因為《文藝心理學》可以說是《詩論》的理論基礎。《詩論》主要討論了詩歌的起源、境界、表現問題,...
《诗论》是朱光潜运用“美是情趣与意象的融合”理论,系统解读中国古典诗歌的作品。在此书中,朱光潜用情趣与意象的关系梳理诗歌史,颇为有趣。朱又从多个角度证明传统诗歌的价值,批驳了胡适白话诗理论。值得玩味的是,胡适读过此书后,聘任朱入北大西语系。
评分举重若轻,好看。中华这套装帧蛮好,纸质有点不行。
评分上次读应该是高中,好像除了摘抄了一些用来写作文的素材,似乎不记得什么东西了= =。 学习过不同语言的诗律后,再看朱光潜对中法英三种语言诗歌的比较可以说是非常过瘾了,而且极富洞见。从诗歌和散文、诗歌与音乐的区别进入汉语诗律化的讨论,最后点出汉赋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同时也接上了整个抒情传统的叙述。
评分在朱光潜老先生《谈读书》的《故事与诗》文章中,朱老说到“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于是乎,为了探究如何读诗,特来拜读朱老的《诗论》。对其中意象与情趣,形式与实质和陶渊明的章节最形象深,比较能激起我的兴趣,而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三章和“律”相关的三章没有静不下心来看,所以暂且放下,日后再来重读。 于附录中《研究诗歌的方法》中获得了如何读诗的步骤与方法。
评分格律研究做得非常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