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應該具備怎樣的修養,這是本捲所探討的內容。《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和《談修養》分彆寫於硃光潛的青年和中年時期,這兩部單獨的作品編為一捲還是首次。書後所附十二篇文章也與青年的修養相關,因此一並奉獻給讀者。《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寫於作者留學英國期間,以“給一個中學生的十二封信”為題,分期發錶在1926年11月至1928年3月的《一般》雜誌上,1929年3月輯成一書,由開明書店齣版。它以青年們所正在關心或應該關心的事項為話題,談讀書、談升學與選課、談作文、談情與理、談修身、談社會運動、談愛戀,勸青年眼光要深沉,要從根本上培養能力,要有理想,勿隨瞭世俗貪圖近利。《談修養》於1940年至1942年間陸續發錶於《中央周刊》,1943年5月由重慶中周齣版社以《談修養》為名結集齣版。是作者十年後,任教職多年,對青年、對人情世故多瞭一些思考體驗而總結齣的做人的道理,對青年人普遍存在的病徵進行瞭深刻剖析和諄諄引導。讀這些文章,就如同與一位親密的朋友對麵暢談,誠懇親切,毫無居高臨下、教訓人之感。作者雖自謙這些文章“像一朵浮雲,片時齣現,片時消失”,但我們已經發現,七八十年後的今天,這些文章仍是那樣地篤誠、豐富,有著撼動人心的力量。
看完了朱光潜先生的《谈修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本书,感觉真的不错。先生苦口婆心,谆谆善诱,为青年人提出了许多为人处世、治学修身的建议,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国民性、文化渊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先生目光如炬,许多见解一语中的,让人知道世事也不外如是。 令人大感惊...
評分速读一遍,又略读一遍,获益良多。原本是有些素养的我,而今会更能共情、包容。 那些拿来做题目的谈论的问题,青年、甚至是人,的确都应该认真思考一番的。若我在中学时有幸读到这些,而今定会是另一番景象。良师益友,对人生、尤其是刚开始的人生,启发和引导的作用、意义非常...
評分 評分 評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谈十字街头》 十字街头上握有最大权威的是习俗。习俗有两种,一为传说(tradition),一为时尚(fashion)。儒家的礼教,五芳斋的混沌,是传说;新文化运动,四马路的新装,是时尚。传说尊旧,时尚趋新,新旧虽不同,而盲从附和,不假思索,则根本无二...
最喜歡看信,因為一旦是信,必定少許多矯揉造作稱之為創作的東西。這十二封信,分彆討論不同的議題,非常有意思。其中以《談靜》最得我心。
评分2014年讀過
评分年輕時候一不小心成瞭蔣勛式作傢,寫點通俗文字,基本上符閤中學生作文舉例子的做法,重復很多,觀點無甚新意,中學生看看尚可。
评分2014年讀過
评分做個有態度的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