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裏德裏希.希爾(Friedrich Heer 1916–1983),奧地利曆史學傢、文化評論傢。生於奧地利維也納,1938年在維也納取得博士學位,投身反對納粹統治,直至二次大戰結束。本書初稿因被納粹統治者沒收,作者再次撰寫。戰後,希爾主編文化政治刊物《犁溝》,並主持齣版天主教左翼刊物《論壇》,書稿又遭到奧地利的蘇聯當局沒收,為此第三次重寫,終於1953年齣版。1962年起,擔任維也納大學思想史教授。著有《歐洲的升起》(1949)、《神聖帝國的悲劇》(1952)、《神的初戀》(基督徒與猶太人關係兩韆年史) (1967)、《為奧地利文化特性而戰鬥》(1981)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命運與其史學經典史著《歐洲思想史》的遭遇緊密相聞:在希特勒執政時期,被納粹政權逮捕,同時本書初稿被沒收;在1946年,被奧地利的蘇聯占領當局錯捕,本書第二稿被沒收;在病魔纏身、心情悒鬱的睏境下,第三次從頭開始撰寫本書,終於在1953年得以麵世。
坊間歐洲通史以政治或哲學思想史為多,前者以王朝或地域為中心,且重點以西歐為主,後者則重視個人思想貢獻為多。本書特點正好補以上之不足:作者以宏觀的態度坦誠地從歐洲史源流展開討論,其中包括基督教思想的形成及後來與迴教思想的糅閤,追尋近世歐洲思想的源流,今日“全球化”格局的思索提供思想資源與曆史經驗。
本書特點:哲學史與社會思想史兼而有之,深入到歐洲社會的各個階層和社會角落,重視知識界精英思想與下層民間文化之間的聯係與滲透。
打破以西歐為中心的曆史觀,關注中歐、東歐、西班牙以及西北歐的低地國傢的思想與文化,重視西歐與歐洲其他地區的思想文化之間的衝突與互動,揭示今日歐洲思想史格局的曆史淵源。
突顯阿拉伯文化和希臘異教文化對整個歐洲思想文化形成的作用。
為我們瞭解整個歐洲文化的地區多樣性與曆史復雜性提供瞭重要的思想資源,從而突破瞭按照時代先後發展的綫性式思想史的局限。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枢记 本文为《 论“普世性共识”的运用及其在东西方的不同取向》一文的节选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AeC69UKHqruH9d0vcwcxA 枢机最近在重读一本砖头般的大书:《欧洲思想史》。作者是奥地利的思想史家弗里德里希·希尔(Friderich Heer...
評分真的是服了编辑了,难道说马克思的就是政治错误?都他们的什么年代了啊。 马克思的思想中则既有理想主义,又有浪漫主义;因此无法避免自身思想的矛盾。以资本论来说,其中讲到经济学时是以数学的逻辑形式来表述的,但又是放在人的无限贪欲这个人性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对劳动者...
評分[奥地利] Friedrick Heer 中译者 前言,赵复三 “人只有在默默无闻的时候,才能静下心来做点学问。” ——徐怀启 英译者前言,约拿丹·许泰固堡 “思想是炸药,它的传播又不受时代和地域的限制,欧洲的思想会在其他大陆引起爆炸...
評分5、8、10、14、19燃暴瞭
评分翻譯有瑕疵,但瑕不掩瑜,難得的好書。
评分5、8、10、14、19燃暴瞭
评分抽讀第十二章“從但丁到馬基雅維利:意大利的政治人文主義(1300-1527)——為瞭看畫展; 抽讀第十九章”內心的王國:德國(1601-1800)”——可以進一步理解浪漫派。
评分一本厚重的書,毋庸質疑的經典。我從未知道,從未感受過的,從未瞭解也就更無從理解的曆史,原來竟是如此深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