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曆史 晚清 中國近代史 紐約時報 帝國的迴憶 中國曆史 近代史 中國
发表于2025-02-07
帝國的迴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係《紐約時報》對華報道選編,起迄年代為1854年1月至1911年10月。這一時代的中國,正經曆著“韆年未有之變局”,從獨立自主的東方老大帝國淪為“東亞病夫”,傳統的帝製和士大夫政治走嚮終結,軍事、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發生瞭蛻變,人民承受著無與倫比的巨痛。《紐約時報》以當時中國人還未具備的近代眼光和技術,即時、全麵、連續地觀察和記錄瞭這段曆史,內容涉及內政、外交、國防、文化、社會、革命及華僑等方麵,既是一份十分翔實珍貴的史料,又構成瞭一部具有獨特視角的中國近代史。
書中所配的百餘幅圖片和照片,主要選自與文章同時代的西方國傢報刊。這些齣自西方國傢記者之手的景像和現場實錄,更增加瞭本書的曆史感和收藏價值。
鄭曦原,1963年生於四川省內江市。1984年畢業於蘭州大學,後又就學於紐約語言學院和外交學院。大學畢業後曾誌願去隴南山區鍛煉三年,擔任過鄉鎮企業廠長、副鎮長。1987年後在甘肅省文化廳 國傢物價局工作。1992年調入外交部,後曾在中國駐美國紐約總領事館工作三年,現供職於外交部政策研究司。著有《中國遠古文化》(1995年)。
買瞭三年瞭,第一次讀。。有些關於大清國民日常社會生活的瑣記還是很有意思的,隻是老外的口氣那是活生生的鄙夷麼。。
評分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那一章讀來很痛心 李鴻章訪美那篇文筆很生動客觀 每篇評論性質的文章裏 都帶著點為何天朝泱泱大國如此自甘墮落愚昧的疑惑和感嘆 洋人眼中那時候天朝國民幾乎都是呆滯麻木的 整個帝國乏善可陳 痛心!對比今日 其實並無多大改善 手裏有錢瞭 卻依然沒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評分北京三聯版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30620/
評分從當時洋人的視角來看那段曆史,超級有趣!!李鴻章那幾篇簡直萌翻~
評分書中感受最深的就是李鴻章拜訪美國收到的禮遇以及答美國記者問,僅僅很短的篇幅,涉及到改革、科舉、市場競爭、勞動力、立法、輿論監督等話題,要比如今的很多單位包括政府的套話要精彩、開放多瞭
由外国人描写的晚清中国,基本客观,阅读时闻到了晚清社会的那种呆板腐闷气息,试想自己若在其时又能奈局势何?又能有所超脱否?翻回书序时看到读者所谈杯茶平心,也就欣慰了许多,毕竟这是历史,吾国已在复兴途中迈出了很大一步,虽路途仍甚遥远。
評分摘自《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郑曦原编,三联书店,2001年5月,北京,第一版,第300页~342页。 1896年9月2日上午9时,时任大清帝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接受了记者的访问。 …… 美国记者:总督阁下,您期待对现存的排华法案进...
評分從西方文化的角度來審視晚清帝國,體裁涉及社論、專稿、新聞等等,內容涉及到晚清帝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有些對當時社會弊病的評論在今天看來真的是十分中肯,許多美國人對大清帝國其實是充滿了好奇心,對當時的許多古老珍貴的建築、工藝品等充滿讚歎,同時也對這個社會的人民充...
評分在那段屈辱的历史中,清政府还是有很多官员艰难的在维护着国家利益和尊严,其中很多电文可以体现出来,也有进步官员提出自己对时政的看法和提议,可谓句句中肯,但拘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谁也无法力挽狂来改变现状,历史的车轮是向前滚动的,这些点点滴滴的努力和进步是星星的燎原之...
評分从来没见过这么差的一本所谓的“书”! 难以置信,真不知道是出版商的问题还是编著者郑曦原的问题 书中充满了各种低级错误,漏字、错字、错页等等, 对读者的极大不尊重。。。 另一方面,编者缺乏基本的治学态度和史学涵养, 再一方面,翻译技能也是比较差劲。。。 浪费了这么...
帝國的迴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