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泽明,日本著名电影导演。1910年生于东京一个武士家庭,自小就在严格的家教下学习剑道、书法。1943年因执导第一部电影《姿三四郎》一举成名。1950年执导的电影《罗生门》,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从而一跃成为世界级大导演。1954年执导了日本电影史上最著名的电影——《七武士》。执导的其他影片《生之欲》、《白痴》、《蜘蛛巢城》、《影子武士》、《乱》、《梦》等,均已成为世界电影史上不朽的经典。1990年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1998年病逝。
日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深山里,有一种特别的蛤蟆,它和同类相比,不仅外表更丑,而且还多长了几条腿。人们抓到它后,将其放在镜前或玻璃箱内,蛤蟆一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外表,不禁吓出一身油。这种油,也是民间用来治疗烧伤烫伤的珍贵药材。晚年回首往事,黑泽明自喻是只站在镜前的蛤蟆,发现自己从前的种种不堪,吓出一身油——这油的结晶就是这部《蛤蟆的油》。
从孩提时代一个孱弱的“夜哭郎”,如何痴迷于绘画和电影,如何幸得启蒙而踏入电影界,最后如何执导《罗生门》等影片而成为世界级的导演黑泽明坦然直面过往的一切,人生的甘苦,艺术的感悟,流露于字里行间。
这几乎是我很长时间以来看得最快、也最投入的一本书了。 黑泽不愧是讲故事的大师,用影像还是用文字,看来对他没有太大区别。 黑泽的前期的电影,往往都很长,比如《七武士》,就长达220分钟,但是观看起来,给人的感觉却是时间过得飞快,还没看够就结束了。 ...
评分我们总是从黑泽明的影像中认出了他自己。你能从他的文字中认出他来吗? 答案是否定的。黑泽明的自传体仍然是一种场景式的分镜头,靠细节的力量取胜。他的文字缺少思想性,这就对了,一个导演,他的思想是通过影像来实现的,所以,当这个老人在叨逼叨、叨逼叨的时候,已经...
评分 评分 评分一、 原本不想写什么评论,但看了看排名靠前的几篇评论,不是急着下一些模棱两可的论断,就是草草总结一下,敷衍了事,有点可惜了。所以还是写写。 书看了一半的时候,我在短评里已经谈了下面几点,有一些其它人也提到了。 1、记忆与电影的区别在哪里。有时候回忆真的很像...
大师笔触朴实无华,但是真诚坦然。最后一节《罗生门》,实在是一个升华
评分“山顶的风终于吹到了我的脸上。我所说的山顶的风,是指长时间艰苦地走山道的人,快到山顶时能感到迎面吹来的凉爽的风。这风一吹到脸上,登山者就知道快到山顶了。他将站在这群山之巅,极目千里,一切景物尽收眼底。”
评分大师笔触朴实无华,但是真诚坦然。最后一节《罗生门》,实在是一个升华
评分长沙卡佛独立书店的一个下午。
评分哥哥以前常这么说:“我要在三十岁之前死掉,人一过三十岁就只能变得丑恶。”这句话他简直像口头禅似的不离嘴。…… …… “越是动不动就提死的人越死不了。”我用这样极其浅薄的话回答了母亲。 我说这话之后几个月,哥哥就死了。 果然按他自己常常说的,他在三十岁之前的二十七岁时自杀身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