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既是一种兴趣,也是一项伟大的工作,人与书的那些亲密的互动,书的漫长历史中那些美妙的时刻和经典的心得,不同阅读方式带来的不同感受,在新的时代读书人的选择和坚持……这是一本让人重新回到“为书倾倒”的年代的小书,回味书本曾经带给我们的丰富的心灵世界,也让更多已经和最好的书籍疏离了的人们重新学会在书本中得到快乐和永恒。
书中配有二十二幅世界经典藏书票,更增添了浓浓的书卷气。
张新颖,1967年生于山东招远,文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当代文学批评。
主要著作有:《栖居与游牧之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歧路荒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迷失者的行踪》(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火焰的心脏》(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文学的现代记忆》(台北:三民书局,2003年);《默读的声音》(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读书这么好的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双重见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等。
这篇文章属于狗屁,建议不要阅读。 我这人读书极少,学校发的课本到最后捆绑卖掉时几乎都是新的,长篇小说完整看过的数来数去也到不了30部。我唯一着迷的是趣味性强的科普类读物。固然我不能这样就引以为傲,但是我也决不因此自卑。至少躲过了瞎看书那强大的毒副作用。 豆瓣...
评分我们会读书么?原谅我这么问。并不是想要说教,也没有任何指导可以给出,但是当我这么问自己,才遗憾地发现,读过的那些书,和没读过的书一样,其中有太多的乐趣被轻易地错过了。 这是第二次看《读书这么好的事》的感觉——原来读书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一本好书不仅仅是白...
评分这篇文章属于狗屁,建议不要阅读。 我这人读书极少,学校发的课本到最后捆绑卖掉时几乎都是新的,长篇小说完整看过的数来数去也到不了30部。我唯一着迷的是趣味性强的科普类读物。固然我不能这样就引以为傲,但是我也决不因此自卑。至少躲过了瞎看书那强大的毒副作用。 豆瓣...
评分本书的“新版后记”里,作者张新颖说起这本小书十年来的辗转生长,像个孩子兜兜转转,交朋友,开眼界,最后还是回到了最亲的地方:作者长期学习和任教的母校复旦大学的出版社。 “书里书外,这么好的事。”我们或许还能从作者的感慨中读出这样一层意思:一本书的好,不仅在于它...
评分《读书这么好的事》,一本不过130来页的小册子,原本是张新颖老师在04年写给中学生的启蒙读物,但在我这个工作五年近30岁的人读来,却别有一番滋味。我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很晚,是在工作以后才逐步重视起来的,但是仍然会因为主观客观的很多原因,导致买书的速度总比读着快,以...
看完了之后,再也不想看关于如何读书的书了,因为《如何阅读一本书》确实已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这本书写得也还行,但都在前书的笼罩之下。
评分有时候也怀疑这种书的实际效果是否与写作目的背离,因为正如能体会到对幸福的描述的人是已经体会过幸福的人,能赞同作者对读书的意义与读书法的论述的人也是已经体会到读书的好的人。这样就变成了两个本已互相同意的人遥远的颔首致意,本不读书的人依然立在体验的鸿沟之外呆望而已。
评分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的东西,白开水和股沟编,小学生作文;还有炫技之嫌,比谁读的多??
评分有时候也怀疑这种书的实际效果是否与写作目的背离,因为正如能体会到对幸福的描述的人是已经体会过幸福的人,能赞同作者对读书的意义与读书法的论述的人也是已经体会到读书的好的人。这样就变成了两个本已互相同意的人遥远的颔首致意,本不读书的人依然立在体验的鸿沟之外呆望而已。
评分大学生读了一本献给中学生的书。自认为把“读书这么好的事”写得还不够有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