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法官梅汝璈日記,記述瞭三年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大審判的過程。
出处不详。sorry。 ◆ 座席之争初现 中国虽然是日本侵略战争的最大受害国,也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战胜国,但由于国力弱小,审判开始时并未受到他国的重视。最后,经过梅汝璈等人的努力抗争,才在这一场审判中为中国争得了一份荣誉和尊严。在此过程中,“法官座席之争”尤其...
評分出处不详。sorry。 ◆ 座席之争初现 中国虽然是日本侵略战争的最大受害国,也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战胜国,但由于国力弱小,审判开始时并未受到他国的重视。最后,经过梅汝璈等人的努力抗争,才在这一场审判中为中国争得了一份荣誉和尊严。在此过程中,“法官座席之争”尤其...
評分梅汝璈(1904-1973) 生于江西南昌,1924年从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后在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后,先后在山西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政治学院、复旦大学等多所大学担任法律系教授。 1946年5月到1948年12月,是梅汝璈一生中最...
評分梅汝璈(1904-1973) 生于江西南昌,1924年从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后在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后,先后在山西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政治学院、复旦大学等多所大学担任法律系教授。 1946年5月到1948年12月,是梅汝璈一生中最...
評分梅汝璈(1904-1973) 生于江西南昌,1924年从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后在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后,先后在山西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政治学院、复旦大学等多所大学担任法律系教授。 1946年5月到1948年12月,是梅汝璈一生中最...
隻有不到兩個月的日記,本來期待的是開庭後的一些經曆。書很薄,觸動很大。想來我接受到的有關抗日愛國的教育都那麼奇怪,對於史實的描述竟透露著某些當年日軍行徑中瘋狂,以至於我對那段遭難更多是産生生理上的不適,而未有真正深刻的想法。加之近來對民族主義這個概念多報以警惕態度,因而對民族仇恨等想法非常反感。直到讀這些日記,纔能多少體會到那種深刻的痛感。不過還是期待讀到更多讀的庭審期間的日記啊
评分人是為瞭自己的信念而行動的,但無論怎麼詮釋,結果要自作自受。審判,個人覺得符閤人類文明秩序。血債,始終要血償。
评分日記中包含瞭很多梅的日本見聞,其實看來幾十年過去瞭中國人對日本的一些認識還是很根深蒂固的。但如果從對於審判研究的角度來看,這本書能提供的乾貨確實極為有限。
评分人是為瞭自己的信念而行動的,但無論怎麼詮釋,結果要自作自受。審判,個人覺得符閤人類文明秩序。血債,始終要血償。
评分很可惜梅法官的日記大量缺失,這本書隻寫到庭審正式開始後幾天。想一窺東京審判全貌的話就不要看這本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