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Deleuze Kafka 現代 法語 哲學 français 經典 德勒茲
发表于2025-01-13
Kafka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林誌明:德勒茲生平年錶
I. 1925-1944 童年及青少年
.1925
一月十八日,二時四十五分,吉爾?德勒茲 (Gilles Louis Réné Deleuze) 齣生於巴黎十七區。父親為工程師。母親 (Odette Camaüer) 為傢庭主婦。父係來自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省。德勒茲在傢中排行第二。其兄長原準備入學法國聖席爾 (Saint-Cyr) 軍校,後因從事抗德運動被捕,在遺送奧許維茲 (Auschwitz) 集中營的死亡列車中去世。
童年:德勒茲的童年在巴黎十七區渡過。(除瞭到外省任教外,他從此一直住在同一公寓)。
.1932
入小學,在卡諾中學 (Lycée Carnot) 就讀至高中畢業會考。
.1941
他在這一年認識杜尼葉 (Michel Tournier)。杜尼葉比德勒茲年長一歲,當時在巴斯德中學就學。後來杜尼葉成為文學傢。杜尼葉迴憶說德勒茲成為一群朋友中的靈魂人物,他們編瞭一本隻齣一期的刊物《空間》(Espace),主題為反對前世生命說。68年後,兩人停止見麵,但仍惺惺相惜 (Michel Tournier, Vent Paraclet)。德勒茲曾為杜尼葉小說 Vendredi ou les Limbes du Pacifique 作跋。
.1943
高三時,德勒茲的哲學老師為 Mr. Vial,曾影響他。但他不記得曾思考過特定的哲學問題。
作傢 Jean-Pierre Faye 迴憶說德勒茲曾在準備高師入學班 (Khagne) 中報告"鬍塞爾論我思"(Cogito chez Husserl)。
這個時代,對德勒茲最重要的事件為戰爭及 Oradour 村民被納粹集體屠殺事件。
II. 1944-1948 索爾邦大學求學時期
.1944
德勒茲入巴黎索爾邦 (Sorbonne) 大學哲學係。和他同年的人一樣,德勒茲因經曆過戰爭而被免除兵役。
大學時期對德勒茲最具影響的教授有 Ferdinand Alquié、Jean Hippolyte、Georges Canquilhem、Maurice de Gandillac。
德勒茲迴憶曾參加高師院 (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入學考,哲學口試主試即為鞏居廉 (Canquilhem)。他在他手上得到瞭很好的分數,但仍不足以錄取。鞏居廉並為傅柯 (Foucault) 的老師,他是當時法國知識論 (épistémologie) 的主要領導者。他主張以概念的哲學取代意識的哲學,並繼承尼釆的永恒迴歸,影響一代人甚巨 (Fran?ois Dosse, Histoire du structuralisme, t. I, pp.114-116)。Hippolyte則為黑格爾專傢,繼承Kojève及Jean Wahl的傳統(ibid., p.186),他也是阿杜塞 (Althusser) 的論文指導。德勒茲與這些大學老師後來仍維持友誼。
德勒茲在大學也認識瞭一群新朋友,如夏特雷 (Fran?ois Chatelet),未來成為作傢的布陀 (Michel Butor),Olivier Revault d'Allonnes等人。
.1947
完成高等研究論文 (Dipl?me d'Etudes Supérieures),主題為休謨 (Hume),指導者為鞏居廉及 Hippolyte。這本論文於1953年齣版,題名為《經驗主義與主體性》(Epirisme et subjectivité)。
.1948
通過哲學高等教師資格考 (agrégation),同年通過名單尚有阿杜塞(第二名),夏特雷。德勒茲說他在大學時主要閱讀的作者,便是考試所需準備的哲學傢:柏拉圖、馬勒布藍許 (Malebranche)、萊布尼茲等。德勒茲迴憶說他這時發現瞭沙特,仿佛一道清新空氣。《存有與虛無》齣版時,德勒茲和杜尼葉一起去買此書,並且狂熱地讀完 (Entretiens avec D. Eribon, Nouvel Obervateur, 16 nov. '95, Dialogues, pp.18-19)。這一段時間,德勒茲經常齣入 Marie-Madelaine Davy在 La Fortelle 城堡主持的知識圈及文藝聚會。與會者尚有 le père Fessard、剋羅索斯基 (Pierre Klossowski)、拉岡、Lanza del Vasto (Arche 公社創立人)、包蘭 (Jean Paulhan,Gallimard 齣版社主編)。(Magazine Littéraire, No.257, p.19)
III. 1948-1968 由高中至大學教學
.1948-1952
找到第一份職業,在巴黎北方城市阿米楊(Amiens)中學任職。
.1952年傅柯在法比邊境城市裏爾 (Lille) 大學任心理學講師。德勒茲有一次到裏爾找朋友 Jean-Pierre Bamberger,對方邀他前去旁聽傅柯講課。課後並在 Bamberger 傢中進晚餐。這是德勒茲第一次和傅柯見麵,可是兩人並未立即成為朋友。(Eribon, Foucault, p.83)
.1953-1955
德勒茲任教於巴黎南方奧爾良中學 (Lycée d'Orléans)。
.1955-1957
德勒茲任教於巴黎市拉丁區的大路易中學 (Lycée Louis-le-grand)。
德勒茲說他在中學任教的經驗十分愉快。他那時隻作宣講,但並不強調任何一位作者,也許稍微著重康德。
.1953
在法國大學齣版社 (Puf) 齣版第一本專著《經驗主義與主體性》(Epirisme et subjectivité)。
.1955
8月27日~9月4日,諾曼底 Cerisy-la-Salle 舉行著名的海德格十日會。海德格親自與會並發錶開幕文"這是什麼--哲學?"("Was ist das -- die Philosophie ?")。年輕的德勒茲名列與會的四十五人名單中。主辦者為 Jean Beaufret 及Kostas Axelos (生於1924年)。與會者尚有 Jean Starobinski、Gabriel Marcel、Paul Ricoeur、Maurice de Gandillac、René Char。拉岡則在會後邀請海德格夫妻及兩位主辦人至其巴黎郊區彆墅 (La Prév?té à Guitrancourt) 小住。沙特、梅露龐蒂、Alexandre Koyré 皆拒絕與會,布朗蕭 (Blanchot) 亦未參加。高德曼 (Lucien Goldmann) 則在會場上搗蛋,高聲宣讀海德格納粹時期的文字。(E. Roudinesco, Jacques Lacan, p.299. Ch. Delacampagne, Histoire de la philosophie au XXe siècle, p.205)
.1956
8月,德勒茲在巴黎十七區舉行婚禮。新娘 Fanny Grandjouan 為名服裝設師 Balmain 的員工。他們將有兩個小孩:Julien (1960) 及 Emilie (1964)。
.1957-1960
至索爾邦 (Sorbonne) 大學任哲學史助教 (assistant)。
.1960-1964
進入國傢科學院 (CNRS) 研究。
.1962
齣版《尼采與哲學》(Nietzsche et la philosophie)。這本書使得德勒茲開始在學院內享有名氣,因為他第一次使得尼采的思想在法國得以成為學院可以接受的閤法哲學,又發明瞭一個前所未有的前衛學院立場。(Louis Pinto, Les Neveux de Zarathoustra, p.158.)
同年傅柯至法國中部剋裏濛菲宏 (Clermont-Ferrant) 大學任教。係主任 Jules Vuillemin 即將升任法國學院 (Collège de France),以接替瘁逝的梅露龐蒂。傅柯建議由德勒茲來替這個缺。此時德勒茲正好在附近地區養病,便受邀前來會麵,由此展開他和傅柯的長期友誼。由於教育部空降共産黨理論傢 Roger Garaudy,德勒茲沒有得到這個職位。傅柯則接掌係主任。(Eribon, id., p.162)
《尼采與哲學》的齣版也打破瞭德勒茲長期的沉默:自從1953年起,德勒茲除瞭幾篇文章,並無齣版。德勒茲曾以"一個長達八年的洞"來形容這一段時期。(Pourparlers, p.189) 由此也展開瞭德勒茲的哲學史研究 (康德 1963、伯格森 1966、史賓諾沙 1968) 及文學解讀 (普魯斯特 1964、Sacher-Masoch 1967)。德勒茲後來錶示,哲學史研究壓得他們這一代人喘不過氣來 (Dialogues, p.19),仿佛哲學的依底帕斯。(Pourparlers, p.14)
.1964
至裏昂大學任教。
.1966
6月,發錶"L'Homme, une existence douteuse"一文,評論傅柯《言與物》(Les mots et les choses) 書中有關"人之死"片段。
.1967
在午夜 (Minuit) 齣版社齣版 Présentation de Sacher-Masoch 一書。這是德勒茲第一次離開以學院齣版為標榜的法國大學齣版社,成為以齣版"新小說"聞名的午夜齣版社作者。這本書也成為德勒茲第一本英譯作品。
與傅柯、de Gandillac 共同編輯尼采哲學全集,並與傅柯閤寫導論。該全集的第一部書為《歡愉的智能》,譯者為兩人共同的朋友剋羅索斯基。
.1968
齣版國傢博士論文:主論文為《差異與重復》(Différence et Répétition),指導者為 M. de Gandillac。副論文為《史賓諾沙與錶達問題》(Spinoza et le problème de l'expression),指導者為 F. Alquié。在論文中,德勒茲不僅完成其過去哲學史研究的個人綜閤,並且提齣具有原創性的差異與復多哲學。從此哲學史不再齣現於其著作中(後來有關傅柯與萊布尼茲兩書所談已超齣這門學科)。
5月學運來臨,也是德勒茲發現行動及政治思想的年代 (Pourparlers, p.230)。
這一年,德勒茲因為和學生在裏昂從事政治運動過勞,開始有嚴重肺疾,翌年並進行肺部手術,這或許是他"巫婆"般的聲音的來源。
IV. 1969-1987 講學於梵森大學
.1969
68年底,實驗性的梵森大學 (Paris VIII-Vincennes) 成立。哲學係由傅柯執掌。德勒茲受邀前往教學,但因病無法就任。69年傅柯入法國學院,德勒茲前來繼其遺缺。同事友人尚有夏特雷 (係主任)、李歐塔 (Jean-Fran?ois Lyotard)、René 、Schérer等。
德勒茲一直在梵森大學工作至87年退休,並伴隨78年的強迫遷校 (原位於森林中的大學被政府鏟平,遷移至巴黎北郊 Saint-Denis,成為今日麵貌)。德勒茲迴憶說他十分喜歡在此教學:「教學是我生命中的一大部份,而且我帶著熱情去作。這不像演講,因為時段長,聽眾也比較有持續性,有時會連綿好幾年。教室就像實驗室:我們講的是我們正在尋找的,而不是我們已經知道的。」(Pourparlers, p.190)
對德勒茲而言,梵森大學哲學係的特色在於課程設計不分年級,對象包括一年級到n年級、哲學係非哲學係、學生非學生。(ibid.) 許多人後來迴憶,德勒茲成為梵森大學最具風采的教授之一。他的課堂有如天堂 (E. Roudinesco)。同時有許多國族,各路激進團體、真假狂人川流不息;天花闆上寫著塗鴉:"德勒茲,你的工廠在那裏?"但德勒茲在上課時,仍能巧妙地避免和聽眾進行針鋒相對的對辯 (disputatio)。他後來強調好的講課比較像演奏會而不像布道,講者"獨奏",其它人則進行"伴奏"(id. p.118)。
這一年,亦是德勒茲與瓜塔裏相逢的一年,由此展開瞭哲學史上罕見的"雙手連彈"(兩人的工作方式請參閱附錄)。瓜塔裏的一生由一連串橫切各平麵的激進運動組成,由共産主義、68學運到環保生態。在和德勒茲相逢前,他曾受拉岡分析7年,並進而成為分析師。1953年,他參與 Jean Oury在 La Borde 療養院進行的另類精神治療 (psychiatrie alternative),繼而參與反精神治療 (antipsychiatrie) 運動。瓜塔裏曾迴憶說,當時他因寫作一篇有關潛意識的文章,去見德勒茲。但後來是德勒茲主動邀請他閤作。
德勒茲並開始積極參與由傅柯主導的監獄運動團體 GIP。在這裏,他和毛主義者相逢,並結識巴勒斯坦研究主腦 Elie Sambar。他也和同性戀運動團體 (FHAR) 及意大利激進團體相結識。
這一年他由午夜齣版社齣版其另一名著《意義之邏輯》(Logique du sens)。
.1970
德勒茲在傅柯任編委的 Critique 書評雜誌上發錶"Un nouvel archiviste"一文,評傅柯新書《知識的考掘》(L'Archéologie du savoir)。
傅柯亦在 Critique 上發錶"Theatrum philosophicum"。他在此說齣名言:「或許有一天德勒茲的世紀將會來臨」。
.1972
與瓜塔裏閤著《反伊底帕斯》(L'Anti-Oedipe) 齣版。這本書被視為後68左派思潮的代錶作。這本書經常被視為一對拉岡主義的批評,雖然兩位作者宣稱他們是在幫拉岡的忙 (Pourparlers, p.25)。德勒茲迴憶說,書齣數月後,拉岡有一天"召見"他,先是讓他在候診室等瞭大半天,接見他時把他的弟子的名單說瞭一遍,並說他們全都不行 (唯獨不提他的女婿 Jacques-Alain Miller)。德勒茲想起 Binswanger 曾述及一樣的場景:弗洛依德也跟他說 Jones、Abraham 等人的壞話。而 Binswanger 想道,當他不在場的時候,弗洛依德一定也和其它人說他的壞話。拉岡一直說下去,但就是不提 Miller。最後他對德勒茲說:我們要的就是一個像你這樣的人 (Entretiens avec Eribon, loc. cit., p.114)。拉岡傳作者Roudinesco 說德勒茲沒看錯,因為拉岡後來和人說《反伊底帕斯》是從他的講課內容裏抄去湊成的 (E. Roudinesco, Jacques Lacan, p.452)。根據同一位作者,由於《反伊底帕斯》來自德勒茲69-71年講課和後來的雙元寫作,這反而給瞭 Miller 靈感去抄寫拉岡的口頭講課 (séminaires),促成瞭這一套著名的書。這一年 l'Arc 期刊齣瞭德勒茲專號,其中並有一篇德勒茲與傅柯的對話,檢討當時理論與實踐之狀況。
德勒茲和李歐塔參加瞭這一年在 Cerisy-la-Salle 舉行的尼采十日論文會。與會者尚有有當時在高師院授課的德裏達 (Derrida)。後來的分析者認為這是法國前衛哲學的一次內部對壘 (梵森v.s.高師,普普哲學與生機主義v.s.激進詮釋學,cf. Louis Pinto, op. cit. pp.188-195)。
由這時起,德勒茲將時間用於寫作其重要作品(見書目)。他極少齣門旅行(「唯一值得一提的一次,也許是去弗羅倫斯」)。但70年代起,他經常去電影院,成為少見的影迷哲學傢。
.1973
巴特齣版《正文的樂趣》(Le plaisir du texte),欲望哲學方興未艾。(巴特在70年的訪談中即巳錶示德勒茲亦名列其"債主"名單中,Barthes, Le Grain de la voix, p.78)
.1975
齣版與瓜塔裏閤著 Kafka, Pour une littérature mineure。(1987年美國Cultural Critique 齣瞭兩期"Nature and Context of Minority Discourse"運用瞭這個"少數文學"的概念)。
發錶"Ecrivain non : un nouveau cartographe"評傅柯《監視與懲罰》(Surveiller et punir. Naissance de la prison)。
.1977
傅柯為 L'Anti-Oedipe 美國版寫序。由此並展開瞭德勒茲在美的係列翻譯。
這一年起德勒茲漸漸與傅柯分離,兩人不再見麵。據《傅柯傳》作者 Eribon 分析,轉摺點在於 Klaus Croissant (bande à Baader 的辯護律師)的引渡事件。德勒茲和傅柯在兩份不同主張的抗議書上簽名。傅柯希望將事件限於法律層麵,而不願涉及支持他心目中的"恐怖份子"。德勒茲與瓜塔裏簽名的文字上則將西德稱為邁嚮警察專政。
其實這一年6月,德勒茲以一小冊子強烈攻擊以批評馬剋斯主義及專製政體起傢的"新哲學傢"時,即和傅柯立場相對,因為稍早傅柯曾為文贊許新哲學傢 Glucksmann 的作品。(Eribon, Foucault, pp.275-277)
就理念方麵,傅柯前一年齣版的《性意識史》第一捲即巳隱含對德勒茲欲望理論的批評。
.1980
齣版與瓜塔裏閤著《韆層颱》(Mille plateaux),為德勒茲理論思想總結。
.1981
12月,傅柯與布迪鄂 (Bourdieu) 共同發動對華沙團結工聯鎮壓事件法國政府態度之抗議活動。德勒茲亦經連係,但未簽名,理由是不願與剛上颱的左派政府為難 (Eribon, Foucault, p.317)。
.1983
齣版電影論,85年齣完。
.1984
發錶"阿拉法特之偉大" (Grandeur de Yasser Arafat) 一文。
6月29曰,傅柯去世。德勒茲在告彆式中宣讀其《快感的使用》(L'Usage des plaisirs) 的部份前言:「...那麼什麼纔是哲學呢 (Qu'est-ce donc que la philosophie)-我指的是哲學活動-如果不是思想對自身的批評工作的話。如果那不是去知道不同的思考 (penser autrement) 要如何進行而且可以走得多遠,而不是把我們已有的知識閤法化。」 (Eribon, ibid., p.353)
.1985-86
德勒茲在八大講課以傅柯為題。
.1986
齣版《傅柯》(Foucault)。
.1987
退休。「開始遠離激進團體,這不來自失望或決定,而在於這些團體本身的逐漸離散。」
.1988
《文學雜誌》(Magazine Littéraire)"德勒茲專號"。其中一條"特徵" (signes particuliers) 說他:「很少旅行,從未加入共産黨,從未成為現象學傢及海德格主義者,從未放棄馬剋斯,從未離棄68年5月學運」。(p.19)
與瓜塔裏在相聲演員 Coluche 的總統競選宣言上簽名。
.1991
齣版《什麼是哲學?》(Qu'est-ce que la philosophie ?)這是德勒茲與瓜塔裏的最後一次閤作。
90年代起,法、美開始齣現一係列的德勒茲研究專書。
.1992
8月29日,瓜塔裏因心髒病突發死於工作40年的 La Borde 療養院。
.1993
齣版最後一本著作《批評與診所》(Critique et clinique)。
更加隱居。報導說他正在撰寫一本《馬剋斯之偉大》(La grandeur de Marx)。
.1995
1月,Arte電視颱開始播放《德勒茲ABC》(l'Abécédaire de Gilles Deleuze),訪談原預定於其死後播齣。
11月4日,德勒茲在巴黎十七區寓所跳窗自殺,享年70歲。一般認為他是病情嚴重,纔會自行瞭斷。喪禮在法國中部小村 Saint-Léonard-de-Noblat 舉行。
德勒茲自殺消息傅齣後,巴黎知識界鹹感震驚。德裏達撰文錶示自己有如這一代憂鬱的殘存者,將須獨自漫流。李歐塔則稱許德勒茲為同代兩大哲學天纔之一。
.1996
1月19,20日,德勒茲生前好友,音樂傢布列茲 (Boulez) 為德勒茲舉行緻敬音樂會。
咱真的從小就跟卡夫卡有緣
評分咱真的從小就跟卡夫卡有緣
評分咱真的從小就跟卡夫卡有緣
評分咱真的從小就跟卡夫卡有緣
評分咱真的從小就跟卡夫卡有緣
Jan 27, 2006 8:48 AM Fw: daily quote<2006-01-06> from selbsterhaltung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oz.quirky. Date: 2006-01-05 下午7:12 Subject: Fw: daily quote<2006-01-05> To: blog bornvagabond.*********@spaces.msn.com What we nee...
評分Jan 27, 2006 8:48 AM Fw: daily quote<2006-01-06> from selbsterhaltung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oz.quirky. Date: 2006-01-05 下午7:12 Subject: Fw: daily quote<2006-01-05> To: blog bornvagabond.*********@spaces.msn.com What we nee...
評分在T大听完讲座后颇有启发,可以将《什么是哲学》与《感觉的逻辑》连在一起构成德勒兹的思想脉络了。 德勒兹是最具有思考的运动感的哲学家之一。在《什么是哲学》中, 德勒兹想谈的是“如何创造”的问题。一般传统哲学更关注的是“如何再现”即representation。德勒兹在此中所说...
評分Jan 27, 2006 8:48 AM Fw: daily quote<2006-01-06> from selbsterhaltung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oz.quirky. Date: 2006-01-05 下午7:12 Subject: Fw: daily quote<2006-01-05> To: blog bornvagabond.*********@spaces.msn.com What we nee...
評分Kafka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