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结束结束了楚汉相争的局面,建立了西汉帝国。其后又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沿革,至公元589年隋文帝灭陈,其间共791年,这一时期,有两个不同的叫法,一称“汉魏六朝”,一称“两汉魏晋南北朝”,本书所选的诗歌,是这一历史时期的精品
读诗,只为在心底搅动起丝丝波澜~ 几首产生共鸣的摘录如下: 杂诗——孔融 远送新行客,岁暮乃来归。 入门望爱子,妻妾向人悲。 闻子不可见,日已潜光辉。 孤坟在西北,常念君来迟。 褰裳上墟丘,但见蒿与薇。 白骨归黄泉,肌体乘尘飞。 生时不识父,死后知我谁。 孤魂游穷...
评分如果说唐诗是葡萄美酒,光华灿烂,那么汉魏六朝诗则可说是陈年黄酒,滋味醇厚,余韵悠长。 汉诗朴素真切,不事雕琢,一片肺腑,出自天然,譬如《别诗》: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 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
评分不好意思,干瘪。。。因为读得更多的是唐诗宋诗,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口味,所以感觉还是有点单调。推荐给品位更高的人吧
评分如果说唐诗是葡萄美酒,光华灿烂,那么汉魏六朝诗则可说是陈年黄酒,滋味醇厚,余韵悠长。 汉诗朴素真切,不事雕琢,一片肺腑,出自天然,譬如《别诗》: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 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
评分《古诗十九首》之一的《西北有高楼》篇里有一句“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很想将这句话当做整个汉魏六朝诗的作者和作品的形象写照。如果说,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还能让文人们在开放的文化环境里有所作为;如果说,唐宋时期的以诗取士来选拔人才还可以让文人们锐意进取,谋得...
最爱的不是阮籍 是嵇康吧。
评分校注仅供释义,未求甚解
评分汉魏诗真好,古朴、自然,贴近人生与生活。诗作不乏清丽,而无浮艳。《古诗十九首》、曹植、鲍照、陶潜、谢脁、庾信,喜欢的有太多。《焦仲卿妻》可谓是汉语叙事诗的巅峰之作,后来未有可比拟者。由于这本书编于1958年,余冠英老先生狂吹现实主义而批判虚无主义、遁世观也能够理解。汉魏六朝真是诗国的时代,是五言诗的巅峰,也是唐诗奇迹的先启。
评分校注仅供释义,未求甚解
评分那年,水天清,影湛波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