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1927~2015)德意誌聯邦共和國作傢。1927年齣生於但澤市。父親是德國商人,母親為波蘭人。1944年,尚未成年的格拉斯被徵入伍。1945年負傷住院。戰爭結束時落入美軍戰俘營。戰後曾從事過各種職業,先當農業工人,學習過石雕和造型藝術, 後成為職業作傢、雕刻傢和版畫傢。他是“四七”社成員,政治上支持社會民主黨,主張改良。在1970年社會民主黨上颱執政時,曾積極投入支持勃蘭特競選的活動。他的政治態度和作品中過多的色情內容曾在國內外引起過不少批評。
格拉斯的創作活動從詩歌開始,自1956年起發錶3部詩集《風信雞之優點》、《三角軌道》等,同時創作瞭荒誕劇《洪水》(1957)、《叔叔、叔叔》(1958)、《惡廚師》(1961)等。其中反響較大的是關於1953年柏林事件的《平民試驗起義》(1966)。他最主要的成就是小說。1959年問世的長篇小說《鐵皮鼓》使他獲得世界聲譽。此外還有《貓與鼠》(1961)、《非常歲月》(1963,亦譯《狗年月》),閤稱為《但澤三部麯》,成為一幅描繪德國社會生活的畫捲。長篇小說《鰈魚》(1977)和《母鼠》(1986)都繼續使用瞭怪誕諷刺的手法,將現實、幻想、童話、傳說融為一體。《蝸牛日記》(1972)則為一部紀實體的文學作品。格拉斯為當代聯邦德國重要作傢,語言之新穎,想象之豐富,手法之獨特使他在當代世界文學中占有一定地位,曾多次獲奬,幾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奬的候選人。1999年他成為成為20世紀最後一位諾貝爾文學奬獲得者。
《鐵皮鼓》是格拉斯的代錶作。
三歲的奧斯卡無意中發母親和錶舅布朗斯偷情,又目睹納粹力的猖獗,便決定不再長個兒寜願成為侏儒。從此在他的視角裏,社會和周圍的人都是怪異和瘋狂的。他整天敲打一隻鐵皮鼓,以發泄對畸形的社會和人世間的憤慨。盡管他子不高,但智力超常,聰明過人。鄰居女孩瑪麗亞來照顧他,兩個發生瞭性愛,懷孕後她卻嫁給瞭父親,生下瞭庫爾特。奧斯卡隨侏儒雜誌團赴前慰問德軍,三年後迴到傢中,蘇軍攻占瞭柏林,父親吞下納粹黨徽身亡。埋葬父親時奧斯卡丟掉瞭鐵皮鼓,同時親生兒子庫爾特用石子擊中瞭他的後腦勺,使他倒在墳坑中,流血不止;不過他就此開始長個兒,尖叫使玻璃破碎的特異功能也隨之消失……
小說以黑色幽默的虛構故事展示瞭德國那段最黑暗的曆史。根據《鐵皮鼓》改編拍攝的同名電影獲得瞭1980年奧期卡最佳外語片奬。
君特格拉斯是我充满敬佩和赞叹的作家,不仅是因为他的博学或是高贵,还有他的诚实和笃定。 格拉斯在一篇关于《铁皮鼓》创作的回忆录中写到:“既不是创作欲(诸如我肯定要写并且知道怎样写),也不是蓄积已久的决心,(诸如我现在要动手写了!)更不是某种高尚的使命感...
評分小说《铁皮鼓》以主人公奥斯卡的回忆为主体,以戏谑的语言描述了从一战到二战前后德国人的生存状态。这是一个关于历史的反思故事,是一个以“嬉戏的黑色寓言形式表现的审判。小说的潜在结构有三层,可以概括为“三重审判”:第一层是通过奥斯卡的回忆揭示纳粹德国前后以但泽为...
評分谈谈君特,我自始至终都认为这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没有任何错。 虽然他隐瞒了自己的身份,可这些年来他不是一直在反法西斯吗,这还不够吗?这世界上邪恶的人太多了,为什么一定要揪住我们的伟大作家不放?我非常喜欢他的作品,哪怕他当年真的杀过人,一个士兵在战争中所要做的...
評分 評分(一)但泽 但泽(Danzig)现名格但斯克(Gdańsk),北临波罗的海的格但斯克湾,是重要的港口城市,有史以来一直都是德国和波兰反复争夺的焦点。从公元十世纪末建市以来,由于地处维斯瓦河的入海口,但泽就是贸易港口重镇,被毗邻的德国与波兰同视为生命线,随着每次战争战胜国...
拒絕長大的孩子你哪天丟掉鐵皮鼓?
评分真難看啊……如此奇葩的設定,如此恢弘的背景,如此多難的城市,把這些先天優異條件統統捏在一起,居然可以做到極度乏味,高潮全無,踐踏情趣,實在難得,令人費解。
评分其實沒讀完,這個文筆完全不是我的菜,嘔,有點像馬爾剋斯。
评分人都要長大吧,我記得當年偶滴blog就叫Die Bletrommel。
评分本來這書就充滿民族氣息,不宜流傳;加上通篇隱喻;最可恨的事翻譯無能。。。讀來頗為痛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