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1884—1968),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最富原创性的哲学家之一。原名继智、升恒,字子真,晚年称漆园老人。湖北黄冈人。曾参加武昌起义和护法运动。1920年入南京支那内学院研究佛学。1922年至五十年代末到北京大学任教,抗战期间曾在四川复性书院讲学,晚年定居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特别邀请人士”身份参加首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后被选为政协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熊十力先生学贯古今,融会中西,出入佛道,取精用弘,而要归于儒,秉“中体西用”模式对佛教唯识论加以改造,创发以“恒转”为本体的哲学体系。重要著作有《新唯识论》、《体用论》、《乾坤衍》、《十力论学语要》、《佛家名相通释》、《原儒》等。
此书为熊十力最主要的哲学著作,标志着熊十力哲学思想体系的完全成熟。在书中,熊十力既继承又改造了佛教中的唯识宗,在本体论方面,接受了唯识宗的“万法唯识”思想,认为“识”或“本心”乃宇宙之本体、万化之根源。同时,在对唯识宗的阿赖耶识和种子说的层层破斥基础上,熊十力建立了自己“体用不二”的本体论,并由此出发建构了独具创意的“翕辟成变”的宇宙论和“性量分殊”的认识论。三者合乎逻辑地构成了熊十力“新唯识论”哲学思想体系的理论框架,同时也奠定了熊十力“新儒家”的学者地位。
儒家思想于我国数千年来影响至深,自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起,反思儒家之弊者声音不绝于耳。甚而“钳制思想、礼教吃人”等严厉批评,将两千年来“专制体制”、近三百年来国运衰微直至受列强凌辱的烂帐统统一笔算在了儒家思想的头上,真恨不能起孔子于地下而质问之...
评分我的看法,中国所谓的传统哲学向来就没有在理论深度上超越过佛学,只是到了熊十力的《新唯识论》情况才有所改观。但是即使是这本中国哲学史中最伟大的著作,和西哲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比起来,还是要算入小儿科之列。
评分 评分我的看法,中国所谓的传统哲学向来就没有在理论深度上超越过佛学,只是到了熊十力的《新唯识论》情况才有所改观。但是即使是这本中国哲学史中最伟大的著作,和西哲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比起来,还是要算入小儿科之列。
值得一读
评分凡此书谈理之谬误处,皆承袭佛学而来,熊氏至体用论方摆脱尽佛学影响。
评分熊氏本体论之构建
评分要逐字逐句的读,给人以很多新观念的启迪
评分熊先生性情之至真、胸襟之磊落总能无限激励后辈,本书融会贯通儒释道,义理上或可再商榷,我着重看到前言中正视各家之优势、虚心接受皈依耶教者对儒家的批判,此坦荡荡君子之风,在当今儒者身上却难得一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