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戏剧剧本为基本文本模式,穿插大量有关陈寅恪和柳如是的原始文献,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均有出处,并随文作注,创造出一种以学术为内容,以戏剧为形式的文学与学术相结合的独特话语形式。这种形式,还史料的本来面目于读者,让读者自己下判断,既忠于史料的本身,又在史料的甄选上体现出作者的独立判断和价值取向。
本书是一部以《柳如是别传》为依托,以剧本形式为载体的中国数百年文化史。该书主人公陈寅恪以中国文化托命之人自命,遐想瞑思之际,神驰于三百年前,与柳如是成为异代知己。
全书又以陈寅恪揭示王国维自杀之谜为主要线索,痛陈王氏以其一死殉中国文化而令千秋怅望。后世虽有“流俗恩怨荣辱委琐龌龊之说,皆不足置辨”。作者目光如炬,视野开阔,上溯明末清初,下迄近现代思想文化之钜劫奇变,穿插古今,交错时空,跨越生死,纵横四百年间,使现实与梦境交融,古人与今人对话,堪称一部极具后现代意味的奇书。
陈寅恪与柳如是 “异代红颜梦亦真,遥空凭吊故乡人”陈寅恪与柳如是,一个晚晴人,一个晚明人,相隔三百年,陈寅恪却写了80万言的《柳如是别传》。原来,陈寅恪写得是柳如是,心里写的却是一个民族一个文化的丧失…… 徐迅先生文笔犀利,那年陈寅恪写柳如是,这年,徐...
评分先生与文化 评《陈寅恪与柳如是》 陈寅恪是民国时期大师中的史学大师,教授里的教授,其学术成更为“三百年来独此一人”(傅斯年语)。其对于“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学术坚守,是后来学术研究者的标杆。大师晚年失明膑足,以十年光阴,不辞劳苦,写就八十余万言巨著《柳...
评分陈寅恪,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文化大师,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其家学渊源,博学多识,凡涉及的领域,皆以精湛独到的研究成为绝唱。被誉为“教授之中的教授”。而其晚年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耗费十年的时间写成了洋洋八十万言的《柳如是别传...
评分由于读过的书不少,所以难得仍然有这样的新鲜感,它实在是庞杂,既然是写陈寅恪,故首先是有史学的成份,而本书却又以一种话剧的形式来写历史上的两个传奇人物,其中一个人物又是另一个人物笔下的人物,最初读这种对话体感觉比纯粹的学术体要容易读得多,但并不指望会一直以这...
评分可能因为生活在南京的缘故,骨子里就有一股南朝遗恨的靡靡之感。每每听到词曲歌赋总有触动,窥见前仇旧恨很是唏嘘。这里就有念念不能忘的秦淮八艳。 秦淮河是南京的护城河,内河。主要河道环绕着秦淮区一圈。以夫子庙为主要繁荣区。可惜,除了河道,当年的夜泊秦淮近酒家已经消...
带点严肃性的消遣娱乐
评分着实是本好书,起笔第一幕就是一个民国的百家争鸣,第二幕是文雅至极的“桃花扇”,第三四幕是家国兴亡文人骨气,最后一幕是在现代里呼吁诗意。这本书赞了。
评分差一點點,搔到了癢處可惜就差那麼一點點,也許是對話劇這種形式不甚瞭解吧……第一幕起得特好。
评分国破偷生须愧柳,劫来忍死独遗陈。却将旧恨翻新梦,说与神州现代人。 080329-080331
评分哈哈哈,畫風詭異的同人戲劇~溥儀形象真是好玩。陳柳這條線有點用力過猛,看得出是九十年代兩千年初陳寅恪熱的狂熱產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