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考古學 考古 舊石器 Archaeology 王幼平 工具書 古人類
发表于2024-11-25
中國遠古人類文化的源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成果內容簡介
1、本書內容與基本觀點
《中國遠古人類文化的源流》是本書作者承擔國傢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中國遠古人類與文化源流的研究”(01JB780003)的最終成果。
全書在引言以下分為:
第一章 最早人類與文化的齣現
第二章 中更新世的繁榮
第三章 承前啓後
第四章 現代人及其文化的發展
第五章 中國遠古人類文化的源流
全書以時代發展為序,分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早、中期,以及晚更新世晚期等階段,重點討論中國境內古人類化石與舊石器文化的發現,並與舊大陸其他地區的資料進行比較研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闡釋中國遠古人類與舊石器文化的發展特點及影響其形成的機製,深入探討導緻東西方遠古人類文化差異的多重因素。
從分析討論中國境內發現的舊石器考古材料入手,著重闡述自20世紀初期以來,尤其是最近半個多世紀的發掘與研究,在中國境內發現數量眾多的古人類化石與不同時代的舊石器文化遺存,已經可以大緻勾勒齣中國遠古人類及其文化發展的綫索,書寫齣中國遠古曆史的第一章。近年來,中國史前考古學的新發現增加得更快,研究工作也更為深入,特彆是多學科閤作與跨學科研究的開展,更帶來一係列前所未有的認識。河北陽原泥河灣盆地等地早更新世文化遺物的發現,將早期人類在中國境內活動的曆史追溯到更早的時代。在中國南方東部廣大地區發現的礫石石器工業,反映瞭中國舊石器時代文化發展的多元結構特點。巢縣人、金牛山人與鄖縣人等化石的發現與研究,則揭示齣中國境內遠古人類的演化發展可能並不是簡單的直綫進化,而是包含著更復雜麯摺的路綫。
大量證據顯示,更新世中期是中國境內早期人類活動的繁盛階段。此時的南、北方很多地區,都可以見到古人類活動的蹤跡。從中晚更新世之交一直到晚更新世的早、中期,是中國境內古人類與舊石器文化發展的非常重要的時期。這一階段無論是古人類化石還是舊石器文化的發展,都具有比較明顯的過渡性的特點。
化石人類從較早的帶有明顯的原始特徵的早期智人,過渡到較晚階段的體質已經基本現代化的人類。舊石器文化的發現,也帶有明顯的承前啓後的特點。到晚更新世晚期,更是中國舊石器文化發展的高峰。中國境內舊石器文化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在本階段錶現得最為清楚。自早更新世以來一直延續的舊石器文化的特點,到此時發生瞭比較明顯的突變。這種情況在北方地區尤為明顯。自早更新世以來一直流行的石片石器在此時逐漸被石葉與細石葉工業所替代。與此同時,還齣現新興的骨角器工業,原始技術的發展達到整個舊石器時代以來的最高峰。
本書特彆強調,與舊大陸西側相比,中國遠古人類與舊石器文化展現齣相對獨立的發展特點。這一特點是早期人類適應以中國大陸為主體的東亞季風區在更新世期間的環境背景,在由青藏高原與中亞沙漠的屏障作用所形成的相對獨立的自然地理單元內逐漸演化形成。中國大陸幅員遼闊、復雜多變的自然地理條件,尤其是在更新世氣候變化影響下所具有的獨特資源,包括有豐富的竹木等有機質材料,卻缺乏優質的石器原料等,都在中國遠古人類及其文化發展道路上留下瞭明顯印記,奠定中國遠古人類文化傳統形成的基礎。
2、主要創新與學術價值
本書的突齣特點是將中國境內遠古人類的發展視為人類演化整體過程中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把中國舊石器時代文化放在世界史前史的背景下來係統討論,從全球性的視角重新認識中國及東亞地區遠古人類與文化以“區域進化為主、交流為輔”的獨特發展道路。
本書的另一創新之處是係統探討中國境內早期人類的進化及舊石器文化的發展同本地區自然地理條件及更新世期間氣候變化等環境背景的耦閤關係。尤其關注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對全球性環境變化影響的動態過程與中國境內早期人類及其文化發展曆史的相關性,提齣青藏高原與中亞沙漠的天然屏障所造成的中國大陸相對獨立的自然地理單元及其隔絕作用,纔促成瞭中國及東亞地區遠古人類及其文化演化的相對獨立性的特點。
本書還提齣南方地區是中國遠古人類麵對更新世氣候變冷的嚴酷環境的避難地的全新學術認識,充分注意到古環境包括石器原料因素對中國舊石器文化發展的區域性與階段性特點的深刻影響。著重指齣,在中更新世以前,中國北方的氣候條件仍然較好,亞熱帶的森林環境有時尚可達秦嶺以北的藍田地區,因而與此相適應的礫石工業也分布到這一地區。而隨著冰期或冷期的來臨,北方地區的氣候變冷,黃土堆積加劇,古人類則不得不南遷。南方各地更可能是更新世氣候寒冷階段的古人類的避難場所,保證著東亞地區古人類及其文化的連續發展。
3、研究方法
本書符閤學術規範。與以往同類研究相比,本書的主要特點是采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尤其注重考古學、古人類學與第四紀古環境等多學科研究方法與研究成果的綜閤運用。與此同時,在收集國內外最新考古發掘與研究資料的基礎上,注重將中國遠古人類及其文化的發展放在世界史前史與遠古人類演化的整體格局下來全麵審視。對中國境內已經發現的古人類與舊石器文化資料進行全麵與係統地梳理,並對中國周邊地區以及世界各地有關的重要發現與研究成果進行對比研究。進而以更新世環境及其變遷為背景,將中國境內的舊石器文化視作是遠古人類在以中國大陸為主體的東亞地區相對獨立演化進程中所創造的珍貴曆史文化遺産,力求係統厘清其發展脈絡,為全麵復原中國史前人類發展演化曆史提供最新證據與資料。
4、學術影響及社會效益
本書全新的研究視角與方法,特彆是對中國遠古人類與文化源流所提齣的具有創新意義的學術見解,已經受到國內外舊石器考古、古人類學與第四紀古環境等相關學科研究者的高度重視。
韓國建國大學崔茂藏教授在本書齣版後即聯係版權,著手翻譯,已交付首爾的白山齣版社齣版。
國內多所高校與研究機構已將本書指定為舊石器考古研究生或本科生的主要參考書。在《人類學學報》、《第四紀研究》與《考古學報》等學術期刊所發錶的論文和相關學術專著均有引用。
成果社會反映
該書深受國內外舊石器考古、古人類學與第四紀地質等相關研究領域研究人員及高校師生的重視:
國內多所高校及研究所的相關專業已將其指定為研究生或本科生的主要參考書。
成果引用或被采納情況
韓國首爾白山齣版社已於2008年7月齣版其韓文譯本;
在《人類學學報》《第四紀研究》等專業期刊均有引用;據不完全統計,該文自發錶以來,先後被6篇期刊論文、3篇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和1篇博士學位論文引用;
該書被杜水生《中國北方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分期分區及相關問題》,《考古學報》2007,(02):127-152引用,並被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簡稱CSSCI)數據庫收錄為引用文獻;
被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花石浪II》科學齣版社2007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考古學研究(七)》科學齣版社2008版等書引用。
成果獲奬情況
2006年12月,獲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奬
2006年9月,獲北京大學第十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奬
作為初學者讀物很閤適
評分作為初學者讀物很閤適
評分作為初學者讀物很閤適
評分已購
評分大二看的啦~雖然覺得沒有石器那本寫得精彩……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中國遠古人類文化的源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