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ness as Metaphor and AIDS and Its Metaphors

Illness as Metaphor and AIDS and Its Metaphor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桑塔格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当前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和西蒙・彼伏娃、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并获得2003年度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

出版者:Picador
作者:Susan Sontag
出品人:
页数:192
译者:
出版时间:2001-8-25
价格:USD 16.00
装帧:Paperback
isbn号码:978031242013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SusanSontag 
  • 苏珊·桑塔格 
  • 美国 
  • Sontag 
  • 社会学 
  • cancer 
  • 随笔 
  • 社会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In 1978 Susan Sontag wrote "Illness as Metaphor," a classic work described by "Newsweek" as "one of the most liberating books of its time." A cancer patient herself when she was writing the book, Sontag shows how the metaphors and myths surrounding certain illnesses, especially cancer, add greatly to the suffering of patients and often inhibit them from seeking proper treatment. By demystifying the fantasies surrounding cancer, Sontag shows cancer for what it is--just a disease. Cancer, she argues, is not a curse, not a punishment, certainly not an embarrassment and, it is highly curable, if good treatment is followed. Almost a decade later, with the outbreak of a new, stigmatized disease replete with mystifications and punitive metaphors, Sontag wrote a sequel to "Illness" "as Metaphor," extending the argument of the earlier book to the AIDS pandemic. These two essays now published together, "Illness" "as Metaphor "and "AIDS and Its Metaphors,"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languages and continue to have an enormous influence on the thinking of medical professionals and, above all, on the lives of many thousands of patients and caregivers.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读书笔记: ◆ 译者卷首语 >> 是考察疾病(尤其是传染性流行病,如结核病、麻风病、梅毒、艾滋病,及恶性的肿瘤病,如癌症)如何被一步步隐喻化,从“仅仅是身体的一种病”转换成一种道德评判或者政治态度,一种疾病的隐喻又如何进入另一种疾病的隐喻。 >> 她曾身...

评分

《疾病的隐喻》的前部“作为疾病的隐喻”是身为癌症患者的苏珊桑塔格,在备受疾病及其附加隐喻带来的生理与精神上的双重折磨中的思维结果。作为一个有着强健生存欲望和思考能力的生命个体,这个“文学批评的帕格尼尼”也倔强地做着相应的双重反击——积极的反复治疗并力图以自...  

评分

你经历了一件事,却觉得它不该在此时此景发生,事后你又认定这突然的发生似乎是一种必然。阅读苏珊-桑塔格这本小书的过程便是这样一种奇妙的感觉。 这是一本“易懂”的社科论文集,易懂是指作者以一种片断式的写作方法来论述并分析问题(桑塔格向来反感那种高堂...  

评分

上海译文刚出版的《苏珊·桑塔格传》开头还挺吸引人:“她最早的记忆之一,是4岁左右在公园里,听到她的爱尔兰保姆跟一个穿着浆过的白制服的大块头说:‘苏珊弦儿总是绷得紧紧的。’”“弦儿总是绷得紧紧的”,是个蛮符合想象的形容,这位美国最具有通俗知名度的女作家、同时宣...  

评分

一 、疾病:错误究竟在谁? 当我们提到疾病,很容易引起恐惧和恐慌的心理。疾病唤起了我们的负面情感,让我们联想起死亡、灾难,或是一系列不好的事。这似乎是因为,疾病暗含着死亡。当个体从健康的状态下离弃,他可能恢复健康,却也可能向着死亡的深渊滑行一步。问题是不确定...  

用户评价

评分

下半部里,苏珊奶奶自己说,写‘疾病的隐喻’时候,是为了缓解自己患癌的焦虑,有点儿着急,有点儿意气用事。动机和罗兰巴特很像,因为自己正面对的死亡而展开就生死的讨论。观点也很像:上半部最后,苏珊奶奶总结说,这归根结底是源于‘增长的危害’以及’我们’对于死亡的’浅薄的态度‘。和福柯类似的,她强调疾病,或说流行病——就像规训与疯癫——不只是生理现象,更是社会现象,以及社会对自身的反馈,并通过历史与文学展现与记录。林妹妹的病只能是肺结核,就像堂吉诃德和麦克白必须要疯掉。后半部写得有些牵强,我们不妨认为这是因为医学角度艾滋的独特性:尽管仍然无法被治愈,但原理简单,预防更加简单。鸡尾酒疗法的迅速诞生,使得艾滋病的阶级定位迅速回归,而癌症’中产病’的特点依然没有改变。

评分

第一部分比较个人化,第二部分(AIDS and its metaphor)我觉得倒是讲了些social/political/collective response。有一点需要吐槽…第一部分虽然很多很精彩的想法,但有点碎片化,东一个西一个的,有时候读到半中腰就要自己去查查资料分析分析。我觉得这种体验还蛮怪的,因为显得整第一部分没什么主要论点,感觉像想到哪写到哪一样。

评分

疾病的隐喻,图书馆借来粗粗翻了一下,很小的一本书,是苏珊桑塔格的两篇论文的合集。文字很不错,略有一点点枯燥,家里有了得癌症的人以后再翻翻可能更有感触....

评分

好棒.. 但是我没想到某人想要评论一篇论文的写作手法..

评分

sontag英文的难度和干货含量成正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