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1925年生于波兰兹南市。英国利兹大学和波兰华沙大学荣誉退休教授。著有《后现代伦理学》、《现代性与大屠杀》、《生活在碎片之中》、《后现代性及其不满者》、《追寻政治》、《立法者和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和知识分子》等。
全球化是当前使用颇多的一个词。作者从全球经济创造在外地主的方式入手,详尽剖析了全球化的种种表现形式及其对经济、政治、社会结构甚至我们的时空概念有联合,又有分化,在富人与穷人之间筑起一道日益扩大的鸿沟。全球化带来的不是我们预期的混合文化,而是一个日益趋同的世界。
提到了许多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像米歇尔福柯所描述的全景式监狱图景(上层统治阶级和下层民众之间的关系);社会财富两极分化日益加剧;流动性所产生的无保障和不确定性以及民众由此产生的对于生活的恐慌与焦虑等等。 作者对于下层民众的生活状态所持的态度是悲观的——像“奴...
评分【整理了一下五年前写的作业,先都放在豆瓣】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学者无法绕开的一种世界现状,各个学科内对于这一局面的讨论也有不少。鲍曼的这本《全球化——人类的后果》,大概是对此最悲观的声音之一。 在鲍曼这里,“地方性”或者“本土性”或者“全球本土性”是一个频频...
评分 评分鲍曼对于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后果持悲观主义者的态度。两极分化,旅游者与流浪者的比喻,社区分区的显现化、民族-国家主权的消解,消费社会的兴起,从全景监狱到对视监狱的转变等等,鲍曼为我们展现了新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的“严重”后果。
评分强调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分析(时空压缩)、全球化所造成的流动性(资本、人,等等),在写法上充满了隐喻,第四章游客与流浪者尤甚,旅游者和流浪者都是消费者,这个世界属于旅游者,而在这个旅游者的世界,旅游者和流浪者缺一不可,两者对立(分割)而又统一,在差异中建构认同。(最后一章实在混沌)
评分应该属于鲍曼成名后的敷衍之作了
评分负功能
评分一本不错的小书。治学当如此。
评分两极分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