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朱东润先生在1968年他的妻子邹莲舫不堪那个时代的苦难自杀之后,以70岁高龄被学习改造中为妻子写下的传记。 这里,传主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妇女,一路走来,经过辛亥革命、八年抗战、。。。倒在1968年年末岁尾。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异在于:朱东润先生在以怎么样的一种心情...
评分感觉在评论区看到过一篇很好看的书评,提到为追溯到爱人三代等等,今天想起来翻一翻却什么都没有,难道是我做了场梦吗? 读李方舟传起因很简单,在空姐被滴滴司机杀害后物伤其类,心惊胆战关注了李玫瑾教授的微博,看到其中提到读书的顺序中写,应当先读名人传记,像林肯,丘吉...
评分感觉在评论区看到过一篇很好看的书评,提到为追溯到爱人三代等等,今天想起来翻一翻却什么都没有,难道是我做了场梦吗? 读李方舟传起因很简单,在空姐被滴滴司机杀害后物伤其类,心惊胆战关注了李玫瑾教授的微博,看到其中提到读书的顺序中写,应当先读名人传记,像林肯,丘吉...
评分本书是朱东润先生在1968年他的妻子邹莲舫不堪那个时代的苦难自杀之后,以70岁高龄被学习改造中为妻子写下的传记。 这里,传主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妇女,一路走来,经过辛亥革命、八年抗战、。。。倒在1968年年末岁尾。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异在于:朱东润先生在以怎么样的一种心情...
评分最早见这本书是在一篇怀念朱东润先生的散文里,作者提到先生在文革受人拷问的时候一直昂着头,后来说先生"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朱先生的<张居正大传>没有读过,那天去图书馆,却碰到这本<李方舟>传,一翻不忍释手,读完已是红霞满天,只能叹息不止。 朱先...
這書,看了幾次,很感動!
评分大风澒洞倾天地,余波亦复到穷乡。 摧残谁能知爱惜,别来但觉尘满床。 玳簪珠珥久抛却,罗衫纨扇空满箱。 呜呼,岂知玉骨付飞焰,至今尘土有余香。 君去我留照空屋,仓皇追君恨不速。 先行一步语何亲,强留人间无面目。 可怜痴儿语不休,但愿老父荷天禄。 呜呼,寿宫一闭永无期,倘能再见刳心腹。
评分第102页:忆昔与君初觌面,下车三揖都且妍。生则同室死同穴,有如皦日矢云天。自谓身世永相保,岂知一夕摧风烟。呜呼,此身虽在复何补,到老负君泪如泉!
评分因为在课本上读到节选最后一节,觉得很好,尤其俩人听的那支曲子词太好,就找来看了。但前文其实并不好看,啰哩啰嗦地讲了家庭出身、时代变化,还有邹为家庭的操劳,而关于邹莲舫个人的叙述其实并不多,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仍然停留在一个很大概的轮廓里。我想朱确实在通过书写处理邹自杀的伤痛,但因为政治环境的险恶又不得不谨慎克制,直到最后70岁生日出游听曲的那一节才那么直接地流露出来,又显得那么突兀(前文哪一处有这么细致的感情描写?),为什么听着这歌两人就泪流满面了呢?不知道背景,就不会懂最后一句“劳动人民还在那里辛勤地翻晒雪白的菊花”写得多么好了。
评分苍天梦梦何足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