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1951年生於北京。1967年初中畢業。1969年去陝北農村插隊,三年後雙腿癱瘓轉迴北京。迴京後在一傢街道工廠做臨時工,七年後因病情加重迴傢療養。1979年始有小說、散文、劇本等作品發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弦》、《老屋小記》;散文《我與地壇》、《好運設計》、《病隙碎筆》;中篇小說《關於詹牧師的報告文學》、《中篇1或短篇4》;長篇小說《務虛筆記》、《我的丁一之旅》等。
《務虛筆記》是由二十二個段落閤成的長篇小說,敘述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社會嬗變帶給殘疾人C、畫傢Z、女教師O、詩人L、醫生F、女導演N等一代人的影響。本書是史鐵生首部長篇小說,也是史鐵生半自傳式的作品。 我們將默默地凝望,隔著咫尺空間,隔著浩瀚的時間,凝望生命的 哀艷與無常、體味曆史的豐饒與短暫。他抑或我、不動聲色卻黯然神傷。 他轉動輪椅的手柄,輪椅前進、後退、轉圈、鏇轉180度360度720度……像是舞蹈,像是誰新近發明的一種遊戲,沒有背景,沒有土地甚至也沒有藍天,他坐在那兒輕捷地移動,靈巧地鏇轉,仿佛這遊戲他已經玩得嫻熟。
一口气读完五百页的《务虚笔记》,内心翻腾激荡不已,根本无法平静下来。这是一本让人读完之后想找个地方大哭一场的书,震撼、惊异、悸动,甚至有一种呕血之感。整个阅读过程并不太长,读完之后却感觉似乎整个精神都已虚脱:也许是我不忍心看到这样惊心动魄的真实,或竟不能承...
評分一部半自传体小说。一部可以随处翻开当散文读的小说。也是我唯一真正喜欢的一部小说。 只要看过《我与地坛》的人就可以想像出作者在这部小说里用的是怎样一种语言风格。将散文的风格融入小说,将哲学的思索融入小说,乃至融合后仍情节有趣,我不得不说,在我眼里,在我的阅读经...
評分这本小说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没有具体的姓名,只有一个个英文字母来代替身份。甚至连他们的身份也是模糊的:每个人可以前后年龄相矛盾,可以思绪和经历相混合,可以在不同的“我”之间来回跳跃。而这一切都发生在那个奇妙的“写作之夜”里。 我认为史铁生并不想创造出人物本身,...
評分2009年的秋天,我遇到这本书,正像史铁生遇到那座园子,没有任何预谋、期盼、前兆,在我走向它的时候,一切都平淡无奇,但它却是生命中至关重要的折点,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命运如何安排,我相信,回望人生的时候,我都会承认,《务虚笔记》参与塑造了我,我生命的底色里始终闪...
評分《务虚笔记》中,作者史铁生借由女教师O发问:“我们活着,走着,到底是要走去哪儿?”没有人能回答这一问题,听听雨果 “没有答案”的回答吧:“我前去、我前去,我并不知道要到哪里,但是我前去。”《务虚笔记》中,作者也没有作出正面回答,而是在 “童年之门”的叙述中,给...
故事一點不好玩,也是神神叨叨的
评分濫情到極緻的一本書卻可以這樣動人,這裏麵有他的整個生命。
评分沒有什麼能夠證明愛情,愛情是孤獨的證明!
评分當我們從那座美麗的房子走齣來的時候,也是我們最美麗的時刻。而多年之後,再次歸迴的瞻望,是渾濁年老的眼迎對殘破失修的樓。我們認為,房子隨著我們衰老,因此它隻屬於我們的年代。而身後那些林立的年輕的樓群依舊有著不息的生命力,故事不會終瞭,多次被論證又被推翻的命題,會成為永久的輪迴。而我們,都有屬於自己的時代,具體化為一座樓閣。
评分後來好幾年跑去熱愛汪曾祺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