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生於1944年5月。河南長葛人,自幼遷居湖南。1961年10月發錶處女作。1963年2月寫齣《第二次握手》(初稿),以後多次重寫。其1970年稿造成全國規模的手抄本流傳,成為“當代文學史上特殊的文學現象”,被譽為“感動過整整一個時代的中國人”。張揚因此於1975年1月被“四人幫”逮捕並內定死刑,1979年1月在鬍耀邦直接乾預下平反。長篇小說《第二次握手》同年7月齣版,印數達430萬冊(另有四種少數民族文本),至今居新時期以來我國當代長篇小說發行量的首位。該書第2版於2006年6月問世,今天呈現在大傢麵前的是第3版(2012版)。
張揚於1965年9月到湖南瀏陽大圍山區插隊落戶,《第二次握手》1970年稿即齣自他的知青歲月。他是湖南省作傢協會專業作傢,1994年為副主席,2004年為名譽主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第二次握手(2012終極版)》是一部一版再版描寫老一代科學傢的愛情、生活和事業的抒情詩一樣動人的心靈小說。它感動過整整一個時代的中國人。
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刻畫瞭丁潔瓊、蘇冠蘭、葉玉菡等愛國科學傢的感人形象,展示瞭他們的奮鬥精神、卓越優異、無私奉獻和錚錚傲骨;它是中國當代最著名的“三角戀愛”小說,卻全景式地寫到“抗戰”和“二戰”,描寫瞭一位中國女物理學傢參與研製美國第一批原子彈,對20世紀人類世界最驚心動魂的事件——廣島、長崎遭受原子彈轟炸作瞭細緻的描繪和公正的結論:惡有惡報。
作者曾說:從某種意義上說,我一生隻寫瞭一本書,即《第二次握手》。而對它從來不滿意,一直在不停地重寫改寫,從手稿和“手抄本”時代即是如此,而這一版是我最滿意的一稿。
2012年版《第二次握手》是作者的封筆之作,無論在思想內涵、故事結構、人物刻畫和敘事描寫、遣詞用句等方麵都更為用心,也錶現瞭不凡的功力。
較之1979年中國青年齣版社版,經過數十年的積澱,增加瞭20多萬字的再創作,把多年積纍的思考和素材融入其中,並且,突破瞭當年創作的特定的曆史環境,從敘事背景到人物塑造,都給予瞭充分的空間,涉及的事件和人物更接近曆史真實。
相比2006年人民文學齣版社版,作者在60多萬字的基礎上,不惜割愛,大量刪減枝蔓篇幅,故事更緊湊,環環相扣,引人入勝。更特彆的是,在中國日益強大的今天,2012年版更突齣瞭科學的重大作用。
不错的一本书,很早就听说了,一直很期待 通过主人公苏冠兰、丁洁琼、叶玉菡等人的经历,描绘了一代科学家为了祖国科学事业的繁荣所走过的曲折道路,讴歌了他们爱国主义的品德,表现了他们科学救国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中国人民的志气和中华民族不可侮辱的民族自尊。热情歌颂...
評分 評分战争年代离我们太远了,像张爱玲说的爱情,“我们这一代人,总是先听说爱情”,战争如是。但如果想在和谐共生的年代里找寻一点旧时代的记忆和爱情,这本书大概是不错的选择。至今没看过此书,不过从旁人的推荐来看,它比说的更动听。不懂情仇爱恨的少年可看,不经战事的青年也...
評分不错的一本书,很早就听说了,一直很期待 通过主人公苏冠兰、丁洁琼、叶玉菡等人的经历,描绘了一代科学家为了祖国科学事业的繁荣所走过的曲折道路,讴歌了他们爱国主义的品德,表现了他们科学救国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中国人民的志气和中华民族不可侮辱的民族自尊。热情歌颂...
評分这是一本能唤起一代人集体回忆的作品。是“文革”时期,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流行的手抄本代表作。小说描述了知识分子曲折的事业、生活、爱情,它塑造了苏冠兰、丁洁琼、叶玉菡三个试图走科学救国道路的科学家形象。 读完之后被如此纯洁的爱情所感动。主人公的爱情落于心底,是不会...
丁潔瓊,葉玉菡,蘇冠蘭,三人的愛情都是那樣的美麗,他們的愛與祖國的事業,人類的解放聯係在一起,這並不衝突!
评分愛是跋山涉水後一起並肩看風景
评分這是一本奇書。作者18歲完成初稿,“文革”中以手抄本形式流傳全國,被稱為“劃過沉沉黑夜的一道閃電”,“感動瞭整整一個時代的中國人”,使韆百萬讀者“心裏燃起光明的火焰”。作者因此書淪為階下囚並“內定死刑”,四年後纔得以平反釋放。這麼有年代感的書讀起來卻很順暢,甚至在讀到“曼哈頓計劃”時欲罷不能,一口氣看完。掩捲深思,不禁對書中的人物、故事和作者本身都充滿瞭敬意。看的時候,雖會對一些語句感到有種“時代的隔閡”,對一些情節描寫也覺得與時代明顯脫節,丁潔瓊完美的形象在現實中不知道會不會存在,那種從一而終的感情也令人不敢相信,但宏大的曆史背景讓這一切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虛構變得分外感人。我是真的被感動到瞭。
评分和mgr聊天想起來的
评分買來看看,說是感動一代人,看完再給爸媽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