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南:1962年生,山东诸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考古文学协会副会长。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中国自由知识分子与重大考古事件,有《陈寅恪与傅斯年》、《南渡北归》三部曲等作品问世,同时创作出版有《风雪定陵》(合着)、《复活的军团》、《天赐王国》等考古文学系列作品十余部。其中数部作品被译为日、韩、英、法、德、意等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全球销量达两百余万册。现为台湾新竹清华大学驻校作家。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在传世文献中,中国最早的确切纪年只能追溯到公元前841年。有关夏商周三代的纪年,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论题。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启动联合了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等领域的两百多名专家学者,经过五年的联合攻关,使千古学术悬案得以冰释。
作者岳南擅长以文学的笔法描述考古发掘过程,将历史与考古新发现融为一炉,既不同于枯燥的考古发掘报告,也有别于传统的纪实文学,被誉为“中国举证文学第一人”。作者以严谨的态度和富有条理的写作手法,将考古发掘过程与史海钩沉尽遣笔端,为读者重现了古代中国文明,使考古过程成为了大众阅读的对象。
随便在网上查查夏商周断代工程,批评和质疑充斥于中。 虽然此书还是站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参与者的立场上,但是即使我外行看来,”断代“用的一些做法也看似不合理。 不知最先谁给这么一个学术活动起了”工程“这么一个不学术的名字。
评分外行人写专业的东西 写道如此水平 已经很不错拉 而且作者能够连续3,4年跟这个题材 而不是急就章的应景之作 象同位素测年技术的介绍 很是科普的 是很好的考古及史观的普及书
评分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个争议颇多的事情。政府直接插手组织学术研究,少不了会生出些问题来。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工程毕竟还是产生了大量的学术成果的,其中良莠并存、有些未必在学术上站得住脚的东西借了政治的扶持却得以行走,这也是有的,但有这些成果总比没有好,花了这些钱投入...
评分随便在网上查查夏商周断代工程,批评和质疑充斥于中。 虽然此书还是站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参与者的立场上,但是即使我外行看来,”断代“用的一些做法也看似不合理。 不知最先谁给这么一个学术活动起了”工程“这么一个不学术的名字。
评分几年前在电视上看到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介绍,就一直想买有关的书籍,遍寻不得。偶然在书店见到这本,就买来看看。 岳南的书之前买过一本,《定陵风雪》,当时的版本是与杨仕合著的,现在这套考古中国之中也有《定陵风雪》一书,岳南由第二作者变成了唯一作者,不知是何道理。定陵...
“我便有幸作为唯一一位非研究人员,旁听了工程内部几乎全部的学术研讨会,对参与工程的部分专家、学者进行了采访和问学,同时赴二里头、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等重要的考古遗址参观、访问,并向工作在第一线的考古学家请教”
评分这本书大体上介绍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全貌和争议问题的解决过程,对了解中国官方启动的这项国家工程颇有帮助。从书中可以看到,许多争议焦点是通过专家投票决定的,但是历史事件能不能这样一锤定音,事实上争议仍然存在。特别是夏朝的断代,由于未能发现文字,夏的存在还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碳14测年法可以证明中国历史上有着4000多年连续文明,商文化之前存在着类似于王权国家形态的早商文化,但究竟是不是夏,却也给后人留下了继续争论的话题。而且,以取整数方式将夏朝开端定为公元前2070年,商朝开端定在公元前1600年,总归缺乏埃及、亚述、巴比伦文明那样的说服力。
评分网上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批评和赞美之词都是车载斗量,孰是孰非外行人辨别起来却也挺难。本书能给像外行人普及一点相关的基本知识,以便于今后面对如潮的各式专业或非专业的争论能勉强站得住脚依稀辨别出一些所以然。
评分这就是写小说,哪里是搞研究,不如看金庸
评分本书作为考古纪实还是很适合我这种外行人看的,很详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