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史15讲》共十五讲,内容包括官私奴婢的数量对于判断两汉社会性质有没有关系;董仲舒以后的儒家和战国时期的儒家有何区别;司马迁的历史批判——“太史公曰”;四周诸族的活动等等。全书逻辑清晰、内容适度易懂、针对性强、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书和同时代的其他一些书,体现了建国前自发地接受或接近唯物史观的老一辈学者的历史认识,他们从无到有地搭建起一个新的史学体系。这个体系和建国后完善了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和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史学都有所不同——它还带着许多传统的观点和老一辈学者自己的想法。 单论翦老这本书,在论人物时有时还不离中国传统史学的道德评价标准。第一讲(1960年代作)和第三讲(1940年代作)中,对秦始皇的评价迥异,可见翦老思想改造之里程,但他似乎到晚年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毛泽东为什么既推崇秦始皇,又推崇陈胜、吴广。 根据个人品味,窃以为论两汉官私奴婢的一讲最好,有理论性;论秦汉疆域形成、民族问题和疆域关系的几讲也不错,令人感觉有新意;其他几讲,在今天看来未免简单,但仍是极好的普及读物。
评分马克思史观确乎表现得淋漓尽致。
评分陈胜吴广那篇革命烙印比较浓。
评分陈胜吴广那篇革命烙印比较浓。
评分两周断断续续看完。总体感受是马克思主义史学观是否应该换一种表述方式,实话说这种写法并不引人入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