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香港 历史 文化 香港歷史 吕大乐 社會學 社会学 呂大樂
发表于2025-02-25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七十年代香港」的確有着一種神話般的色彩。「麥理浩時代」是否就如此美好?是否就從此發展出香港的「光輝歲月」?1974年究竟發生了什麼影響深遠但又不為人知的事?國共之爭如何在當時的香港足球反映出來?當時的海運大廈原來已經不屬於香港人… …
對不同社會背景的人來說,都會有不一樣的「七十年代香港」的傳奇故事。
呂大樂教授親臨書展現場,為大家講述不一樣的七十年代香港故事。
不如预期
评分当年写硕论时有一节写70年代香港经济社会对本土意识形成的影响,引用了麦理浩执政“黄金十年”的判定,今日读吕先生对“黄金十年”的分析,对于我等非本土研究者自然有新意;但我想,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当然存在张力,吕先生所做似乎是从结论出发寻找证据的反证逻辑;同时,对于篇首提出的几个问题,如从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本土意识的逐渐形成,中间存在时间差,如何分析此现象等,似乎只是抛出了问题,缺乏细致的分析,论证不太严谨。
评分不错的香港社会研究,从通俗角度看待香港的70年代
评分配合陈冠中《中国天朝主义与香港》,阅读风味更佳
评分作为一个对香港几乎一无所知的人,这书读起来也算颇有趣味,比如海运大厦对香港的消费文化之影响那段。倒是本书主题——关于麦理浩时代的重新认识——读来没什么感觉,因为对这位港督所知仅限于走过一段风光优美的麦里浩径。作者所论证的似乎是麦理浩这位广受爱戴的港督当年的所为不过是为了英帝国的长远利益,只是恰好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香港人民的生活并培养出了港人的凝聚力罢了……然而这个结论在一个香港的局外人看来简直是显而易见的。不过现在的香港人如果真的怀念那个时代,更多的原因恐怕是出于对现状的不满而非当年的美好吧……
《那似曾相识的七十年代》,吕大乐著,中华书局(香港),2013年10月再版。只有前面一、两章可细读,其余主题过于细碎偏门。不过,开卷总是有益,一本书有一页有益即可,特别是澄清了“麦理浩时代”的政策初衷与实际效果。有些事若让大众都明白多难啊。
评分﹣讀罷這本書,才赫然發覺,怎麼社會上好像沒有就這本書有多少回響?希望不是因為呂大樂教授已不被視為最‘前進’的一批社會學老師,甚至曾甘冒政治不正確之風險與八十後/社運屆筆戰,而只是書出得太新,還沒有引起注意,又或其實書中文章不少已曾出版,所以討論已在我看到這...
评分《那似曾相识的七十年代》,吕大乐著,中华书局(香港),2013年10月再版。只有前面一、两章可细读,其余主题过于细碎偏门。不过,开卷总是有益,一本书有一页有益即可,特别是澄清了“麦理浩时代”的政策初衷与实际效果。有些事若让大众都明白多难啊。
评分《那似曾相识的七十年代》,吕大乐著,中华书局(香港),2013年10月再版。只有前面一、两章可细读,其余主题过于细碎偏门。不过,开卷总是有益,一本书有一页有益即可,特别是澄清了“麦理浩时代”的政策初衷与实际效果。有些事若让大众都明白多难啊。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