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一九四五年生于上海,一九六七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七八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代表作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自传《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等,主要译著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专著的《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分四部,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童年和少年时期、大学时期、毕业后在农村锻炼和工作的时期、回到北京读研究生和从事哲学研究工作的时期。当一个人回忆自己的生活时,往往受与透视相反的原理支配,他会发现,幼时再小的事也显得很大,近期再大的事也显得比较小。
《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的四部分内容如下:
第一部所写皆儿时细小记忆,但是,童年无小事,人生最早的印象因为写在白纸上而格外鲜明,旁人觉得琐碎的细节很可能对本人性格的形成发生过重大作用。
第二部在全书中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较多篇幅回,忆了郭世英,因为他是影响了我一生的人,我一生的精神追求方向正是在他的影响下奠定的。
第三部说的是一个具有强烈精神本能的人是如何度过在农村的长期寂寞岁月。
第四部的时间跨度最大,篇幅却较小,笔调显得有些匆促。我对此的辩解是,许多事情正处在现在进行时态中,尚缺乏回忆所需的必要距离。不过,我的人生之路正是在这里有了基本的归宿,因而我在这一部分中比较集中地表达了我对自己和世界的成熟认识。
周国平是学哲学 他的第一本书叫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主要是介绍尼采思想一部普及读物 只是借了那个年代人们对西学的长期隔膜后的热望成了畅销书。连在上中学的我都从同学那里借了一本不甚其解地翻阅。 他的另一本书就更有名了,妞妞一个父亲的扎记 记录了他与第二任妻子的孩...
评分我花了20块人民的币和2个小时看完了哲学家周国平老师的《岁月与性情》一书,在此之前的很多年里,周老师是我通过《读者》唯一认识的中国哲学家。在我看来,除了他而外其他哲学家不是死了就是不写散文。现在还可能要加上一句:周老师是唯一活着的会写散文且出心灵自传的哲学家。...
评分他与我父亲同龄吧。 他真的很坎坷,经历了太多的时代变迁与无奈的世相洗礼。 他是脆弱的,尤其是女性的困惑,不过他最终在知天命的时候“觉醒”了,比较好的处理了自己的感情生活,这是个令我看了感到为他叫好之处,否则总是无法接受一个哲学家在自己婚姻问题上仍旧无法自拔...
评分无时不刻的学习和思考,遥放边陲的孤寂和失女的痛楚孕育了情真意切和精致、深邃的思想,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周国平的著作,然而买了这本书读后,味道却有些杂陈,与他早期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各自朝圣的路》等相比,本书的上半部分还...
评分我拥有过的那一本,扉页上有周国平的签名. 那是我第一次见他,清癯,看得见时间的痕迹,但是眼睛明亮. 墙上有他和女儿啾啾的合影.大人和孩子都很清澈.他们在沙漠里.拍下这一刻的是他年轻美丽的妻子. 后来又有几次见他,好象样子一直都没有变. 在这本书里,最令我感兴趣的是他写到的在...
我觉得很多人讨厌周国平除了伪哲学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自大,这一点在这本自传里的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体现,似乎他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情有可原合乎常理的,都能找到坚实的理由,但这并没有什么不好, 除此之外,文革那段最值得回味。
评分对周国平对于男女感情之事 开放婚姻的态度不能苟同 有一种用文人之词为自己开脱的感觉 但他又如此的诚实 完全剖白了自己的内心 诚实到可爱 无奈 话说 名人还真有名人的圈子啊 即使还是个学生就有了 能接触到大人物的后代 唉 出身还是很重要的 当然 知识也是很重要的 可惜没生在那年代 同时又庆幸 没有生在那年代
评分何时能像像周国平那样自由地追逐生活的理想,好忧伤。唯一能做的也许只有坚持信念吧。
评分这本书模仿卢梭的忏悔录来回味自己的一生,可惜那么多吹毛求疵的玩意无脑黑老周。 过度神话自己的偶像和内心的父权,抓住一个人的污点吹毛求疵地黑,这就是我讨厌地乌合之众。
评分真性情遇到才情,一段多舛的经历。 文革经历让人唏嘘,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面对这段历史,反思这段人性绽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