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時進(1900-1984),四川省墊江縣(現屬重慶市)人,1924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農業經濟學博士。1925年迴國,擔任北平大學、四川大學等校農學院教授及院長,主編《現代農民》月刊,創辦重慶大新農場,發起成立民盟,創建中國農民黨。1949年12月,董時進曾誠懇上書毛勸阻土改。然而,他對中國土地經濟和農村社會另闢蹊徑的分析和精準概括的結論,被今天的中國政府一一重新認可。1950年到香港,1957年到美國,1984年在美國去世。董時進一生著述宏富,理論著作《農業經濟學》、《中國農業政策》、《國防與農業》和小說《兩戶人傢》等是其代錶作。
《兩戶人傢》作者董時進。
董時進定居美國後,以中國大陸的農村生活為題材,寫瞭《兩戶人傢》、《阿寶救牛記》兩本小說。《兩戶人傢》是寫墊江董傢的傢史,同住一個院落的兩戶近親,人多勢眾的一戶總是欺負孤兒寡婦的一傢,孤兒寡婦掙紮圖存,後來兵燹匪患接踵而至,新舊思想衝突,婚姻糾紛無法調解,事連四代,史跨百年,颱灣齣版界人士評論曰:“如果說《紅樓夢》是描述古代官場傢庭及封建社會,《水滸傳》是描述綠林豪傑,《兩戶人傢》乃是近代社會及普通人傢的撮影。”
1.最后一二节真是血泪的苦难史; 2.之前的农民可以通过作为农民成为农民中的精英(绅粮),因为土地可自由流转,之后至今的农民成为精英的都是通过其他途径,大多经商;简单说,现在靠种分到的田地不可能成为农民精英。 3.政权的建立流的不仅仅是革命者的血,更多的是无辜的百...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1.最后一二节真是血泪的苦难史; 2.之前的农民可以通过作为农民成为农民中的精英(绅粮),因为土地可自由流转,之后至今的农民成为精英的都是通过其他途径,大多经商;简单说,现在靠种分到的田地不可能成为农民精英。 3.政权的建立流的不仅仅是革命者的血,更多的是无辜的百...
中國農民黨的創始人,農學傢董時進的傢族敘事史。重慶墊江母安橋,群山丘陵中的農村生活,普通的歲月在守舊的日子中流逝。福報難遂,怨業難數,幸虧的是董傢著力培養後進,自倡延名塾到入新學堂到放洋海外,終使山村少年得以大展胸懷。少年的興農夢卻在翻天覆地中支離破碎,熟稔的傢鄉也換瞭陌生的名字,甚至鄉音也變得可疑。金鳳凰還巢的時候,該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评分呃,好樸素的小說,看不到什麼技巧,很多時候讀著就是自傳式的敘述,而且都是未經加工潤色的原料。所以覺得此書更大的價值在於對當時當地以及民風民俗的一些記述,難得作者時候迴憶可以記得那麼清楚。世事滄桑,有些東西已經遠去得沒有瞭蹤影,後人隻能通過這些文字來想象瞭。書中有段論述,雖然是三十年代發的,卻至今仍讓人有同感【可生看可大要哭齣來的樣子,安慰道,“也難怪你啊。在美國住瞭一些時候,都不免犯大意的毛病。在美國的大學市鎮,人們大都誠實,也不閉戶,換洗的衣服,隨便丟在街邊,絕不怕人偷竊。學校考試無人監考,從沒有人舞弊。習慣瞭那種生活,初迴國來,很難適應。”】嗯,這兩年在英美自由行,在許多地方確實能感受到如此誠信和淳樸,而於我們已經是難得瞭。。。。。
评分迄今為止,關於中國農村研究(寫作)的巔峰之作。作者與我同為川東人,話說川東人的集體認同居然部分來源於川東土改。每去墊江即欲拜訪先生故居。
评分激烈轉型的年代,每個人的命運都不可預知。人物刻畫的不夠豐滿,有些人寫著寫著就沒有瞭,這也許算是個文字的紀錄片吧,還有很多人,雖然不被記載,也曾努力活過,過年見人事代謝有感~~
评分重慶方言形的自傳體的小說,道盡瞭無數的心酸。個人讀書改變命運的觀念躍然紙上。守舊和濛昧,是那個時代的慘劇。那個時代最黑暗的階段不是晚清不是軍閥混戰,而是共産黨漸握權柄的之時,這在《白鹿原》中亦然可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