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文森是著名的“中国研究”专家。1920年生于波士顿。二战时曾应征入伍,1946年回到哈佛继续读书,1949年获博士学位。1938年始于费正清合作,并成为“哈佛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革命与世界主义》等,《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是其代表作。
全书分三卷,中心问题是回答:中国十七、十八世纪就涌现出了一批唯物主义思想家,这是否意味着如果没有以工业化为背景的西文化的入侵,中国也能实现以科学理性为内在精神的现代化?作者通过对儒教与中国文化精神,例如对绘画的分析,得出了否定的答案,并以著名的博物馆的比喻,说明儒学传统的死亡。作者视野宽阔、慧思独运,被称为“莫扎特式”的历史学家。
发现自己除了写作业外,平日绝对不会多敲半个字。。不过话说最近是集中还债日了 一 、 本书为约瑟夫.列文森(Joseph R.levenson)最为重要的著作,也是谈及西方学界的中国(近代)史学研究时绝对无法跳过的代表作。尽管书中的有些观点,后人没有理由不怀疑,但是,撇开对最...
评分尽管列文森所代表的“冲击-回应”模式已经在美国史学界的反思中式微,但他在很多本书里所显露出的犀利却从没过时。《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的着眼点是儒教的命运变迁,但是落脚点却是中国的革命历程。因此,要真正把握作者的思想,我们不能不从中国近代史上的历次革命入手,...
评分道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按:高中时候的文章,今天又从故纸堆里给翻了出来,算是黑历史。重新回顾这篇文章,不想展开谈但还是想补充两点:一、中国接受共产主义,表面上看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与属于中国传统的儒家相契合,但更深一层来讲还是源自整个人类本...
评分 评分再读《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2009年06月28日 星期日 21:17 周末去厦门,想随身带一本书,看遍书架最后选的是列文森的《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我曾经给这本书至少是它的部分章节以相当保留的评价,不过对于名著,我显然愿意再给自己一次机会。这一回基本读完了第一卷的第二...
英文版四星推荐,中译文二星,错误很多,中译版综合三星(如读中译,准备好,有很多关键错译造成误解,不是作者的意思)
评分这已经是我读他写的第二本书了,还是提不起兴趣,这很罕见。空洞绝对的评价,缺失事例的佐证,让人读着难受,不像是历史。可是为什么这个人居然会被称为是“天才”呢。。。
评分立论诡异,散如珠玉,
评分美国汉学的“原典性”著作,如今看来颇似“小说”。
评分隔。 倒是提出不少真真假假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