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簡介
王力(1900~1986),字瞭一,廣西博白人。北京大學中文係一級教授,中國現代語言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早年就讀於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師從梁啓超、王國維、趙元任、陳寅恪等。後留學法國,獲巴黎大學文學博士學位。迴國後曆任清華大學、西南聯閤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校教授。著有《漢語詩律學》《漢語史稿》《中國語言學史》《同源字典》等四十餘部,主編有《古代漢語》《王力古漢語字典》等,•譯有波德萊爾的《惡之花》(詩集)等三十餘部。
執筆者簡介(部分)
馬漢麟(1919~1978),畢業於西南聯閤大學,師從王力等先生,先後執教於清華大學中文係、南開大學中文係。1961年,馬漢麟先生應邀參加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的編寫工作,為這一學科的教學與教材建設作齣瞭重要貢獻。
審校者簡介(部分)
薑亮夫(1902~1995),國學大師。著有《楚辭書目五種》《古文字學》《敦煌學概論》等。
葉聖陶(1894~1988),著名作傢、教育傢。曾主編《小說月報》。著有《倪煥之》《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修訂者簡介
劉樂園,北京大學教師。
全書共十四章,其標題依次是天文、曆法……,也就是十四個主題。這些主題,既相對獨立,又互有關聯,可分為四個單元。
第一單元:天文、曆法、樂律。這是全書的頭三章,是中國古代文化知識中偏於“天學”一係的內容。中國古代的天學不同於西方天文學,它不像西方天文學那樣以探索自然為己任,而是一門高度緻用的學問。“在政治上的作用極其巨大”,“大到成為上古帝王之頭等大事,甚至是惟一要事的地步”(江曉原,《天學外史》,上海人民齣版社)。而且,由於“天人閤一”的思想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要以天為鏡子來照見地上的人事,所以天文、曆法、樂律就成瞭中國古代“一而三,三而一”的一個體係。它很重要,讀任何古書都會碰到,要讀古書就不能不知道,所以把它們放在第一單元裏。
第二單元:地理、職官、科舉。這是中國古代文化知識中偏於“政治”一係的內容。這裏,講地理講的不是“分野”(“分野”是“天學”係裏的重要內容,已收在第一單元裏瞭),而是郡、國、省、府、道、路、軍、州,是曆代行政區劃,由曆代政權設置、劃分而産生,不是“天象”是“人事”。職官、科舉,更明顯瞭,講的就是活動於曆史舞颱上的重要人物的身份(職官)和他們從曆史舞颱下(社會上)走到舞颱上(政權中)的方法、過程(科舉),隻不過講職官更偏重唐宋以前而講科舉更偏重唐宋以後。這些內容如果不知道,閱讀古代的文學作品也許還勉強能對付,但要想瞭解點曆史上發生的故事,那就絕然不成。所以它們放在第二單元裏。
第三單元:姓名、禮俗、宗法。這是“社會”一係的內容。如果說前一單元更多地反映瞭古代曆史大潮中弄潮兒的事跡,那麼本單元則更多地反映瞭曆史大潮本身。任何一個時代都是民眾的時代,顯貴與明星固然耀眼,但更反映一個時代真實麵貌的還是廣大民眾。本單元所論及的“姓名”、“禮俗”、“宗法”等主題,則正包含著當時最接近於廣大民眾生活情形的內容。
最後一個單元內容比較豐富,一共有五章:宮室、車馬、飲食、衣飾、什物。這些有關當時“物質文明”的內容,是近幾十年來學術界較為熱門的研究課題,也是廣大讀者全麵瞭解古代社會需要掌握的知識和讀古書稍多都會遇到的問題。宮室即是建築,是“住”的文明;車馬即是交通,是“行”的文明;飲食是“食”的文明;衣飾是美學,是“衣”的文明。衣、食、住、行,再加生活用具(什物),也就是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
由四個單元的十四個主題,共同構成瞭一幅絢麗多彩、深入淺齣、錯落有緻、層次分明的古代文化知識的篇章,把中國古代社會較完整地展現到瞭讀者的麵前,也為再去直接閱讀古文掃清瞭一些障礙。
第一次在圖書館看見的是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的版本,看完之後發現對於我來說這根本就是一部工具書!遂果斷收藏了一本,即世界圖書出版公司的插圖修訂第四版,以備不時之需。該書被列為大學入門叢書之一,再看完之後發現自己根本就是還在門外!傳統文化的缺失確實越來越嚴重,...
評分 評分在意大利罗马有一个著名的双面门神,名叫雅努斯,他有两幅面孔,一面朝向未来,一面朝向过去,在古罗马人心中,雅努斯执掌着开始和入门,也执掌着出口和结束,更重要的是他连接着过去和未来,毕竟没有过去何谈未来呢! 罗马人将过去与未来的连接寄托在门神雅努斯身上,而拥有着...
評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这是一本由北大中文系教材发展而来的书,虽然我很喜欢看书,但是一般来说,我是不会主动去看教材,看这本书也是因为编者王力教授名声太大,很多人向我推荐,我才买来一读。 的确,这本书内容详实,从14个不同的角度全面讲解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不...
評分第一次在圖書館看見的是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的版本,看完之後發現對於我來說這根本就是一部工具書!遂果斷收藏了一本,即世界圖書出版公司的插圖修訂第四版,以備不時之需。該書被列為大學入門叢書之一,再看完之後發現自己根本就是還在門外!傳統文化的缺失確實越來越嚴重,...
沒廢話,全是乾貨,編寫方式也清晰易懂。
评分樂律我沒看懂
评分越看越汗顔,自己所知原來如此淺薄,實何麵目見人。許多東西都僅知皮毛,甚至茫然不知何物。身邊有些朋友喜歡曆史,而曆史之所以迷人,大抵緣於其嚮我們展現瞭生活曾經有過的樣式,尋找自己之所以為人的理由和根基。明白自己並不是茫茫時間荒原中的一棵樹,而是洪流中的一滴水。深厚古老的中華文化,縱有再多不閤今日潮流的枝蔓,到底還是有它燦爛迷人之處。今天所為亦是曆史,而曆史不過是人類生活持續的變遷,習慣習俗轉嚮磨閤的一條流水罷。故紙堆裏幽微處可發覺的趣味,著實繁多。此書入門,時時翻閱查證當可。
评分王力先生的著作。我雖不瞭解王力,卻想錶達我的敬仰。中國古典的那些東西,七曜日,星象,節氣,一個個都讓渺小的我知道古典的中國。我們是一代負罪人,國學都不知道,焉談西方?
评分越看越汗顔,自己所知原來如此淺薄,實何麵目見人。許多東西都僅知皮毛,甚至茫然不知何物。身邊有些朋友喜歡曆史,而曆史之所以迷人,大抵緣於其嚮我們展現瞭生活曾經有過的樣式,尋找自己之所以為人的理由和根基。明白自己並不是茫茫時間荒原中的一棵樹,而是洪流中的一滴水。深厚古老的中華文化,縱有再多不閤今日潮流的枝蔓,到底還是有它燦爛迷人之處。今天所為亦是曆史,而曆史不過是人類生活持續的變遷,習慣習俗轉嚮磨閤的一條流水罷。故紙堆裏幽微處可發覺的趣味,著實繁多。此書入門,時時翻閱查證當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