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1898—1948)生于江苏东海。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此书写于1942年,1946年由文光书店刊行,1980年三联书店重刊。作者认定,“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经典训练是一般人文化教育的必要内容。但我国古代经典,浩繁艰深,为使一般人有兴趣去接近它,作者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华夏民族文化遗产中的菁华。常谈不囿于陈腐的旧学框架,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读来亲切自然,通俗易懂。字里行间可见出一种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作者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希望“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
本书写于1942年,1946年由文光书店利行。1980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重刊,增加叶圣陶先生新写的序文,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本小书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读物,作者在书中用13篇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作者认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但是我国古代典籍浩繁艰深,为帮助一般人了解经典,作者不囿于陈腐的旧学框架,尽量采择近人新说,以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以亲切自然、通俗易懂的文字娓娓道来,作者有一个美好心愿,希望“读者能把它当做一只船,般到经典的海里去”。
中学时代,学过朱自清的几篇散文,譬如说是《背影》、《荷塘月色》,我就想我再也不会再去读他的文字了。感觉他这人甚虚伪,甚迂酸,且名不副实。 现在居然又要读他的书了,但是这次感觉却是,也许、可能他是个顶有趣的老头儿。 首先要说的,当然是朱老师的语言。 记得在《...
评分看过《经典常谈》,好书。是朱自清为学生写的一本国学入门,那么简短的篇幅包含了如许容量,了不起。昨天阅报,人民大学成立了国学院,苦于无教材,真奇怪这么好的一本教科书为什么不直接拿去用? 我若有子,当以此启蒙国学。
评分出门之前,在书架上挑了本小开本的书,一来随身背的小包装不下太多东西,二来便于携带也便于阅读。于是,拿了这本《经典常谈》,朱自清先生写于半个多世纪前的作品。 旅途中的习惯,是不聊天,不吃零食,除了喝水,只有一书在手。从南到北,多少次寂寞的旅程,幸而,...
评分国学似乎近些年来逐渐盛起,各种国学班层出不穷、四处可见。很多父母送自己年幼的子女去学习国学,就连宣扬压迫奴役女性的“女德班”都开展得如火如荼,屡禁不止。然而何谓国学,小朋友们穿上所谓的“汉服”向父母老师下跪,或是学习背诵《弟子规》就是学习国学吗?女性服从三...
评分四大文明古国里边,中国是唯一不必冠之以“古”的国家。这是因为,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除了当时的区域与现在存在相似之外,其他的一切,人民、语言、文化都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而中国却是一脉相承,语言、文字、文化都是在继承中有创新、创新中再发展。现在的埃及人、...
浅的,入门书籍。
评分大智方成小书。
评分教育是麦琪的礼物,童年为工农的荒原。
评分读之摸到中文经典的入门砖,重温中学的诵读时光
评分浅的,入门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