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著名美术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谈美》、《诗论》、《谈文学》等。
《谈文学》(朱光潜著)中所述皆为朱光潜先生多年“学习文艺的甘苦之言”,作者以文艺家和文学家的亲身体会,从文学趣味到布局安排,从内容风格到翻译技巧,将文学层层展开,一个例证、一个典故铺展开来,深入浅出,平易自然,引领读者不知不觉走进文学的殿堂。读朱先生的文章,“使我们快乐地发现我们的渺小的心灵和伟大心灵也有共通之点”。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艺术。 文学可以怡情养性,不爱文学的人灵魂干涸,生趣索然。 A. 文学的趣味不同,原因为何: 资禀性情 身世经历 传统习尚 B. 低级趣味,分为内容和态度。 作品题材:侦探,情色,黑幕,风花雪月的滥调(不要因为风月就想到浪漫,雅到俗不可耐),教条...
评分和许多身边的朋友聊读书的话题时,会发现有几类书常常不受待见:经典文学、哲学、古文。原因很明显,这些书,很难读懂。常听到的说法是:平时工作都已经那么辛苦了,干嘛还要在读书时把自己搞得那么累;读书本就是为了消遣,看这种书,不是给自己添堵吗,何必呢? 在回答这个...
评分## 1 《谈文学》的第九篇文章,《咬文嚼字》。 本文从郭沫若先生改剧本的事例谈起。他听从演员的意见,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成“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然后又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朱光潜先生在第二段里谈了看法。 [...
评分不得不说,朱先生的认识超越了同时期的很多作家。 这本小册子是朱先生上世纪四十年代写的文章的合集,但是其中的内容放到眼前看,正是很多人所谈论并认同的,甚至有些也超越了我们现在的认识。朱先生不以文学见长,但是他的文学批评、写作理论远超同时代的一众作家,特别是具有...
评分这本书有许多篇章很精彩,不过比较难忘的是文学与语文三篇中的《体裁与风格》。 在《体裁与风格》篇里,先生讲到了语文形式与文学作品的关系。他认为,文学作品的语文形式与内容不可分割,“形式就是作品生命的自然流露”,因此,具体作品的语文形式,并不一定拘泥于传统的文学...
“低级趣味”部分那是相当触目惊心啊
评分因着王尔德童话
评分文學、人生、情致、意境、趣味、修養、音、形、意、風格、人格、人情、事理,朱老先生從寫作的各角度平鋪展開,同時又以寫作所該達到的真誠與美境貫徹始終,平鋪直訴,娓娓道來,使我等平庸之輩略窺文字所能達和該達的意境。
评分一个对于文艺有修养的人不会感受到到世界的干枯,整个世界的动态都可以成为他的诗、他的图画、他的戏剧,让他的性情在其中涵泳。
评分如果要问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什么,估计是“辩证”和“中庸”。朱光潜讨论问题从来不把问题说死,总是要留个缝,先把两个极端的观点摆出来,分析各自优劣,然后自然而然地站在中立,见得最多的就是“既要...又要...”“不能仅仅...还要..."。全书能感受大师的文学素养,最重要的是给我的感觉就是他提到的那样,平视读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