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允和(1909-2002),安徽閤肥人,長於蘇州。當代著名昆麯研究傢,著名的"張傢四姐妹"("閤肥四姊妹")中的"二姐",中國語言文字專傢、漢語拼音的締造者之一周有光先生的夫人。1932年畢業於上海光華大學。1956年參加俞平伯主持的北京昆麯研習社,1980年至1987年間任北京昆麯研習社主任委員,著有《多情人不老》、《最後的閨秀》、《張傢舊事》、《昆麯日記》《浪花集》等,並主辦傢庭刊物《水》雜誌。
《麯終人不散》將張允和散見於幾本舊作的文章,匯成一本迴憶文錄,嚮讀者娓娓道齣“閤肥四姐妹”及其丈夫、親友們的舊聞軼事,從中再現她不平凡的人生軌跡和魅力人格。《麯終人不散》收錄瞭《大弟新娘俏》、《撲滿》、《小蜻蜓》、《慶慶的一天》、《安安的一天》等文章。
名家名作,少有的精致装帧,没有什么好挑剔的了
評分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林易子(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271730/ “艰难中不失优雅风度,平淡中尽显大家气质。阅读张允和文集, 让时光在优雅和美丽中回旋。” “张家四姐妹"的名声很大,美女加才女,提起的人都是赞不...
評分小四妹回来了,妈妈就派我当她的小先生,因为我比她大四岁。大姐教大弟宗和,三妹教二弟寅和。三位小先生很来劲。妈妈买了蓝布,教我们为每一个学生做一个书包。书包做好后,三位小先生都认为得替学生起个学名。每位小先生都对自己的学生特别巴结。尤其是我,我认为我的学生...
評分书中有一篇《不须曲》中写:我们不敢唱昆曲,连笛子都没有人敢吹,已经有十四个年头了,时间是1978年。初看时疑惑,怎么会不敢呢?敢这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又看允和的《昆曲日记》其中时间分为了两段1956-1959和1979-1985,中间有二十年空缺,正好包含了那所谓“不敢”的十四...
評分1.人得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情更好。 2.“窦干干,窦大姐,你认得多少字呀?”她说:“西瓜大的字我识得一担。” 3.粉墙黛瓦幽美雅静,此景只应天上有、梦中有、书中有、戏中有。 4.淡淡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虽有恨,坠地亦无声。 5.梦到长安人未到,点滴黄昏次第愁。 6.“...
“人得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情更好”,本書文字多有見於《閤肥四姊妹》之處,選文前後重復也頗多,藉於青番茄。
评分看寫《瀋二哥》一篇。看到瀋先生去拜訪兆和一段,想起先生沿著牆在半條有太陽的街上走的情形,果然是先生的性格。
评分旅行讀物,在齣發前就翻完,真是讓人後來一見它封麵就覺得惆悵。張的文字很鬆散,平鋪,四姐妹裏竊以為她是最秀麗那個,字字也透著清婉。她把自己的情史寫得少,周有光和她的八年戀愛,聽起來動魄,她自己卻也是慢踏踏認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可是這年頭,還有誰敢動不動就談個超過兩年的慢節奏戀愛呢?這本《麯》,勉強算張允和的自傳,但是實在寫自己的部分極少。寫父母、傢族、同學、事件、運動,張都很少著墨自己的體會感受。相比於北島(又中槍啊),她真是不露痕跡,而後者,可以隻用一句話寫一個事件再接一萬字描述內心的野馬奔騰。說和不說,有時候很顯露一個人的品性。論文章,北類很煽情,論實際,張做的纔是吐真情。
评分“人得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情更好”,本書文字多有見於《閤肥四姊妹》之處,選文前後重復也頗多,藉於青番茄。
评分讀的時候內心寜靜衝淡,到底是一段傳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