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作者"前言"谓,兼有选与评之意:"别","于公共标准之外,别存一个自己的标准";"所裁者,古人之《诗》评而尔."全书选了《诗经》四十七篇而述,每一首下面都有注释,但和一般读本的不同之处是她总是选择她认为最妥帖的古注来注释诗中的文字,有时候在一处有多个解释,让读者自己选择合适的意义.
本书别树一帜之处在于:一,以情心去体会,二,或正面赞美,或侧面反证,重现了《诗经》时代初民天地的美好。
这遭搬家,跟着我走南闯北的书们挨着墙壁堆满了半张床。其实,有买书的癖好,翻翻也就随手扔在一边了。有些书并未细读,就像它静静躺在其中,封面朴素洁白。 自从去年冬天读了孟晖的《花间十六声》《潘金莲的发型》之后,诱发女性专注于细碎什物的天性,留意于这些考...
评分相逢不如巧遇。读书至此,总有一个时机会遇见与自身性情如此吻合的书籍,如此相投的作者,甚至是出版社。这一冗长的链接之下,无疑是千万次地锤炼出那个想成为的自己。在一条即将清晰且明亮的道路中,循声摸去,是岁月给予人至上的犒赏和鼓励。 从将近十年前在先锋无数...
评分昨晚11点多就逼迫自己去睡,然则闭上眼睛只是不停的想着,然后想到了扬之水本人在这书中的存在感。 她只是在替你罗列,MS一点都不告诉你她对于其中诗篇的喜爱,可是你读完她所举出的种种历史文献以及一些些点评后,就会懂得这阿姨投入了多么深的情感,她不允许你误解,更不允...
评分扬之书著书,承钱中书一脉,取六经注我,阖成一家之言。 一本薄薄的两百来页的小书,著者读书破万卷,旁征博引,几乎穷尽所有古人、今人关于〈诗经〉的注疏论著,精心遴选了“诗三百”中的四十余篇进行拔丝抽茧、条分缕析,气象万千,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评分虽然还没开始读《诗经名物新证》,但读完《诗经别裁》,就已经能感觉到浓浓的沈从文一派的作风了,扬之水不愧是沈从文先生的徒孙,文物学家孙机先生的弟子,扑面而来花花草草的香气,鸟兽虫鱼的鸣叫,很让我兴奋。 关于这点,很多人不重视,认为诗经距离今天太远,用的字词佶...
很喜欢,特别是关于《东方之日》《绸缪》《月出》《东山》等篇的评论批注
评分最古老的诗歌?喜欢诗经,这本书应该是现代国内学术的一个研究结果,很学术,不仅教条其实同时也很有一种规范在里面。。。
评分很可惜,扬之水后来就再也不写这类文字了。
评分切中肯棨。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制作比起《无计花间住》《采绿小辑》要高好几个档次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