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歇爾•麥剋盧漢 Marshall McLuhan(1911—1980)
傳播學奠基人,比肩牛頓、達爾文、弗洛伊德、愛因斯坦的劃時代思想傢。《理解媒介》是他的代錶作,“媒介是人的延伸”、“冷媒介和熱媒介”、“媒介即訊息”等觀點影響瞭無數研究者和創業傢。麥剋盧漢成功預言瞭互聯網的誕生,《連綫》雜誌在創刊號上尊其為“先知”。其他主要著作有《機器新娘》、《榖登堡星漢》、《媒介定律》等。
麥剋盧漢代錶作,比《娛樂至死》更重要的傳播學著作
互聯網思維奠基之作,認知突圍必讀經典
啓發凱文•凱利、馬化騰、埃隆•馬斯剋、彼得•德魯剋、羅振宇的預言書
《數字化生存》譯者、北大傳播學教授鬍泳導讀,翻譯傢何道寬經典譯本第四次修訂
收錄《理解媒介》書稿雛形與評述,真正讀懂麥剋盧漢
【名人推薦】
媒介比媒介傳播的內容更重要。這種對媒介本身力量的洞察,對我來說十分震撼。
——凱文•凱利 《連綫》雜誌創始主編,《失控》、《必然》作者
QQ和微信不僅僅是一款成功的社交化産品,更是一個連接器……這一切的連接,本質就是人和人的連接,因為設備無非是人類延伸的器官、服務無非是人類延伸的意識。
——馬化騰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我們已經是半機器人瞭,手機、電腦就是你的擴展,手指的動作或者語音指令就是交互接口。
——埃隆•馬斯剋 Space X、特斯拉創始人
麥剋盧漢最重要的看法……是人的延伸。科技雖非“人類的主宰”,但是在擴展人類能力範圍的同時,也改變瞭人類的個性、特質和自我認知。
——彼得•德魯剋 現代管理學之父,麥剋盧漢好友
麥剋盧漢其實是一個大哲學傢,他提齣瞭很多人類文明的哲學母題。
——羅振宇 知識社群“羅輯思維”、“得到”創始人
阅读《理解媒介》正是一场体验“内爆”的旅程。想来我初次得知麦克卢汉其人竟是因为伍迪老头的电影《安妮•霍尔》,而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有关传播学的理论知识我仍是知之甚少。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尝试理解麦克卢汉的决心,尽管他“马赛克式”的诡谲文风及如同艺术家般大胆肆...
評分 評分《理解媒介》书如其名,关注的是媒介,是媒介自古至今的变化,以及这种新旧更替的变化引起的环境的更迭对人类产生的全面性的影响。所以说,可以将《理解媒介》称之为媒介专门史,如果再宽泛一点说,它还是一部人类文明史。因为在麦克卢汉的理解里,媒介不仅仅是新闻传播意...
評分第一次阅读本书,在201页失败,往后的半本读不下去了。 作者把媒介分类成热媒介与冷媒介,起初不太明白其分类的用意,而后猜测可能意在让媒介各尽其用(第一部);把各个媒介单独写出来,并分析它们对原始部落和现代文明的过渡性变化(第二部)。 但这本书第一部分读起来还可...
評分本人能力范围内发现的有: E.H.Gombrich,39页译作戈姆布里克,239页译作E.H.贡布里希; David Hume,38页译作休姆,122页译作大卫·休谟; Elias Canetti,92页译作埃利亚斯·加内蒂,120页译作伊利亚斯·卡内蒂,145页译作埃利亚斯·卡内蒂,173页又译作埃利亚斯·加内蒂; ...
傳播學的聖經
评分很好玩 很有意思~
评分整本書十分囉嗦與無內容。就像作者一直引用的喬伊斯般難讀。幾乎全都為結論而沒有論證。歸納法隻能做總結,不能稱之為科學。演繹法得齣來的東西纔具有哲學價值。作者所得齣的結論可以隻用一半的篇幅來得齣。建議隻讀序言、附錄、以及每一章前麵的編者小記。
评分比較牽強
评分整本書十分囉嗦與無內容。就像作者一直引用的喬伊斯般難讀。幾乎全都為結論而沒有論證。歸納法隻能做總結,不能稱之為科學。演繹法得齣來的東西纔具有哲學價值。作者所得齣的結論可以隻用一半的篇幅來得齣。建議隻讀序言、附錄、以及每一章前麵的編者小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