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乃敌国也

民国乃敌国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志宏,1970年生于台北市万华区。辅仁大学历史系学士,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博士。曾在台湾大学、东吴大学、辅仁大学兼任讲师,现为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史学史、学术史,着有论文及书评等三十余篇。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林志宏
出品人:
页数:481
译者:
出版时间:2013-6
价格:4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08498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近代史 
  • 民国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林志宏 
  • 思想史 
  • 知识分子 
  • 民国史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视角独特,在近几年中国大陆出版的民国/辛亥题材书中,这恐怕是唯一的一部从辛亥“失败者”的角度、深入探讨“清遗民”们的政治/文化活动,从而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现代中国的著作。

作者注重“内部分析”的方法,以“同情之理解”的立场来解释人物的行为动机,而不是轻易地下结论,使用是非、进步落后之类先定的概念去裁断人物。这正是严谨的史家的工作。

台湾中研院副院长、前史语所所长王汎森先生专门作序推荐。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读完真不易,想当年读硕士发paper也没有把我自己专业哪篇博士论文从头读到尾。写点随想吧。 对于这篇论文,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台大博士论文的封面。封面上赫赫然写着成文时间是“中华民国九十四年十二月”。尽管民国政府统管台湾,使用民国纪年无可非议,可是在宝岛国际化的年代...  

评分

“遗民”指的是改朝换代之后,拒绝承认政治事实,依然忠于前朝的人。中国历史上,最突出的“遗民现象”出现在明末。1644年崇祯皇帝自缢后,清朝正式成立,然而朱姓皇族陆续在南方各地成立新的朝廷,延续明祚。就连南明诸朝也都灭亡后,仍然有许多效忠明朝的人,以各式各样的方...  

评分

1918年11月8日,即将迎来60岁大寿的梁济(梁漱溟之父)投积水潭自尽。这位晚清时代小官吏以他的自杀换来了生前亦不曾享有的“盛名”。在他遗书《敬告世人书》里,梁济直言:“国性不存,我生何用?”旁人自是将梁之投湖视为殉清而亡,而他则更进一步称之为“殉道”。民国新人嘲...  

评分

-讀這本書時狀態不好, 所以其實有點浪費了. - 這本書在內地有出一個版本, 而台灣版在香港卻不好找. 本來已放棄了, 但後來卻在旺角的樂文碰上. 話時話, 旺角的樂文有些'舊'一點的出版物, 還是挺不錯的. 有一次在那裡找到柄谷行人的幾本書, 在其它書店就不大常見. - 作者引用的...  

评分

论文,pdf版第33页, “青岛因为交通便利,且距离政治核心的背景甚近。‘一日可往返上清宫’非惟说明两地不远,还显示出一旦政坛若发生变化,可以抢占时机,入京掌控。” 上清宫为崂山一道观,非指北京政局。引文前后所指皆为崂山生活,与政治无涉,此一分析实极荒谬。又及,乘...  

用户评价

评分

表明上大体只是简体字化了台版,并未把把台湾的译名术语一并简体化为大陆通用术语(可能超出了编辑的学术审查能力)…但也有特例与精密的政治检查:川岛芳子在繁体字版本是“愛新覺羅‧顯紓(shu)”,简体字版本却是“爱新觉罗·显玗(yu)”,原因不明。原作者在后记中提到了台湾总统的第一次政治交替,编辑细心地给“总统”加了引号。。

评分

也没见有什么灼见。

评分

自稱清室舉人的林紓,近來大發議論,要維護中華民國的名教綱常。這本可由他「自語」,於我無涉。但看他氣鬧哄哄,很是可憐。所以有一句話奉勸:「你老既不是敞國的人,何苦來多管閑事,多淘閑氣。近來公理戰勝,小國都主張民族自決,就是東鄰的強國,也屢次宣言不干涉中國的內政。你老人家可以省事一點,安安靜靜的做個寓公,不要再幹涉敝國的事情罷。」

评分

虽然不像周明之开宗明义指出自己所说的“清遗民”不含满蒙人士,但林志宏也绝少论及汉人以外的清遗民。不知他引他人评论批评杜赞奇写满洲国的书不涉及东北在地之人的时候,是否想过自己也有同样的毛病? 另,自认满洲国一章是全书中相当孱弱的一章,几可忽略不读

评分

本书将清遗民置于民初政治文化转型的视角加以考察,呈现了20世纪中国由王朝迈向民族国家的艰辛历程,所谓转型,由臣民转变为公民,由专制转向共和,此非传统的王朝更迭,故而传统士大夫政治、文化认同大于民族认同的评判标准,为前朝抱持忠贞的道德认同等一并受到冲击,本书很好的展示了遗民群体在变革时代的纠结。前半部分略平常,梳理遗民的活动空间,此外还对遗民在民国政局的政治态度和行为、日常仪式、服饰、书写、尊孔、共和观念及污名化等问题进行了整体解读。最后两部分作者先以三类群体对于王国维之死的解读演变为例,呈现了传统道德政治化的衰落状况,不过某时期道德政治化愈演愈烈的状况也值得考虑。第七章作者对郑孝胥为代表的遗民参与满洲国的心态做了考察,其既有反民国更有防共的心理,其对日本的幻想也是由于传统的文化认同所导致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