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华,祖籍山东蓬莱,1952年生于吉林九台。1968年初中毕业下乡务农。197S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外文系日文专业,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并获文学硕士学位。1982年至1993年于暨南大学外语系任教,1993年至1996年于日本长崎县立大学任教,1996年回暨南大学文学院任教,1999年调往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赴东京大学任特别研究员(Fellowship),现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招收日本文学与翻译方向研究生。译有《挪威的森林》、《奇鸟行状录》、《海边的卡夫卡》等30卷本村上春树文集及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井上靖、东山魁夷等名家作品凡40余种。其中《唐招提寺之路》获第五届全国外国文学优秀图书奖一等奖(2001年),《挪威的森林》获2002年上海优秀图书奖二等奖,《海边的卡夫卡》获2003年上海市优秀图书二等奖。同时撰有中日古诗比较和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20余篇,亦从事散文创作。
片山恭一
1959年生于日本爱媛县,九州大学农学系农业经济学专业毕业。学生时代通读了包括夏目漱石和大江健三郎在内的日本近现代文学全集,同时读了从笛卡尔、莱布尼茨到结构主义的欧洲近现代哲学。也读了马克思。学士论文写的是马克思,硕士论文写的是恩格斯。二十二三岁开始创作小说。代表作有《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世界在你不知道的地方运转》、《满月之夜白鲸现》、《空镜头》、《倘若我在彼岸》、《雨天的海豚们》、《最后开的花》等。
《片山恭一作品: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内容简介:十年前同在一所高中就读的朔太郎和亚纪是一对纯情的恋人,由相遇、相知、放学后的约会、两人去无人岛的探险,直到相爱,双方约定此生将永不分离。不料上天弄人,正当两人准备赴澳大利亚作修学旅行之际,亚纪却因患白血病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尽管朔太郎每天晚上都向神祈祷,宁愿自己受苦而换取亚纪的康复,但亚纪还是在凄凉的山谷里化为灰烬——十年后,朔太郎带着未婚妻,再度回到与亚纪榴识相恋的地方。在学校的操场上,他打开玻璃瓶,将亚纪的骨灰静静地洒向空中,白色的骨灰随风融入飘落的樱花花瓣之中,倏忽不见了。
"友谊被金钱置换的可悲时代”P74 文中提到的岛尾敏雄的《没有到来的出发》有一句“失去出击机会之后日常生活的沉重才更加无法承受”p71 发现自己身上有喜欢上一个人能力的人,我认为比任何诺贝尔奖发明都重要。P63 我最害怕的或许不是病治不好,而是性格因病变糟。如果自己...
评分N年前的博文 看完在图书馆借的书《在世界中心呼唤爱》。 关于死亡和爱。 亚纪的死,和阿朔的爱。 一直会对爱情和死亡这两个话题抱有想象。很想知道爱情是否会穿过死亡这道坎。所谓的天国和来世,真的能够承载这厚重的爱么? 但似乎世上多的是,爱情从来都没有长过死亡,到老的...
评分林少华的文风很喜欢,所以借来看了,结果却很失望。 除了一两句很有哲理的话之外,我通篇看到的都是一些日本动漫里用烂的体裁和对白。真不知道那句“最畅销”、“最感人”是怎么得出来的。 本来还想去看看电影,可还是算了。 总的感觉日本的小说,要么色情的一塌糊涂,要么单纯...
评分偶然在图书馆书架中抽到它,为它荒废了一个周末 但并没有失望,很喜欢 寂寞,失去爱人的寂寞,远胜于痛苦 听着刚下的Keane的<Hopes And Fears> Somewhere Only We Know,如一只手把我拽进故事的感觉之中 This could be the end of everything So why don't we g...
评分真的,我向大家推荐电视剧版. 因为电影版对于原著的改动太多,丧失了那一丝平淡纯真的感觉. 我不知道为什么感动,但是就是时常在阅读中眼泪不自觉的就流了下来. 可能是因为我憧憬那份只存在于过去的纯爱吧.
当然是听着闭眼看完的。
评分很平淡,比电影内容丰富
评分总而言之,不要看封底上的介绍和前言。片山恭一的纯爱小说。
评分很平淡,比电影内容丰富
评分爷爷的故事比主人公的更感人。可惜的地方是(1)两个故事都不够丰满(2)林少华翻译什么都一个强调,总有一种脱戏到村上小说的感觉。优点是日本人写纯爱真的是没得挑。所以还是小推荐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