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波德莱尔(1821-1867),法国诗人,象征主义诗歌先驱,以诗集《恶之花》成为法国古典诗歌的最后一位诗人、现代诗歌的最初一位诗人。还著有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艺术评论集《美学珍玩》、文学评论集《浪漫派的艺术》等,译有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
《恶之花》曾在中国红极一时。但是几乎与《恶之花》出版的同时,波德莱尔开始在各种杂志上陆续发表一些散文。波德莱尔写道:"总之,这还是《恶之花》,但更自由、细腻、辛辣。"按照诗人的本意,想写的是"一种诗意的散文,没有节奏和音符的音乐"。本书早已被奉为20世纪文学的经典之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前身之一生活书店曾于1935年出版了本书的中译本,并配有50幅精美插图。此次以亚丁先生1981年中文译本为文字本,以生活书店旧版插图配之,重新出版。
这个飘洒着哈喇味的抑郁午后,一边吃羊肉一边喝红茶,没什么比腹痛更能美好的纪念这位抽鸦片的穷逼天才。波德莱尔的文字是留给抑郁症患者的,百年前如此,百年后也是如此。于是,想到几日前某友邻的喃喃自语“真想一泡尿撒进你的嘴里”,对他人或许是种侮辱,但对波德莱尔来说...
评分邪恶之美 波德莱尔是一个永远不停止的邪恶美人。 他诱惑你,让你脱离自己脚下让你恐惧的土地,“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地方,只要不要在这个世界上!” 他用整整67页写了一个人造天堂,天堂只有酒和印度大麻的赞美诗。 一切变化中存在可恶又可爱的东西。 ...
评分 评分很早的时候,读到巴金翻译的《巴黎的犹豫》,其中两篇印象很深。很深的原因是描述的情景激烈刺激。一篇是一个众人排队领一截吊死孩子绳头的短文。另一篇是《把穷人打昏吧》。这里所说后一篇。 一 有一个前提,大凡知道,就是波德莱尔属于“恶之花”写作,也就是后现代写作。总...
评分最初翻阅的时候,只是沉溺于名字和匆匆掠过的精致,但看过之后却有种说不出的哀矜,好像是天堂中无意盛开的恶之花,妖艳,戚怨,诚然的魅惑,却又彻骨的无辜。 仅仅是一场巴黎浮华的剪影,黑白分明,透彻深刻,然而仅仅是勾勒的轮廓。 欧洲的文字,总是在棱角分明的角落匿藏一...
“我总觉得我最大的欢乐就是一只朝前方走,不管是什么地方,也不要任何人担心,一直去观看新的国土。”
评分读后 就会觉得鲁迅野草集太着痕迹
评分这个版本的插画很美。
评分《巴黎的忧郁》承袭了《恶之花》的极端浪漫派风格,不过无韵之诗可读性更强。观察更细致,文笔也更辛辣讽刺。不知波德莱尔是怀揣着何等恶意且嘲讽的心情去揣摩路人的,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以彻底的漫步者的心情和人群保持疏离和对立。亦或者一切的恶与罪不过是象征的手法,是他寓情于人的一种幻想和诗意表达。但是,「我亲爱的兄弟们,当你们听到对人类文明的赞扬时,千万不要忘记,魔鬼最可怕的狡诈是说服你们,他并不存在。」
评分可怖的城市,可怖的生活,只要不在这世上,去哪里都好。其实我觉得这本还是蛮清新的。图书馆有三种以上译本,也不晓得哪个最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