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戎,生于1946年,北京人。北京某大学研究人员。主业为政治经济学,偏重政治学方面。
作者1967年自愿赴内蒙古额仑草原插队。1978年返城。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 其作品《狼图腾》1971年起腹稿于内蒙古锡盟东乌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于北京。2003年岁末定稿于北京。2004年4月出版。
《狼图腾》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组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进而思考人类历史中那些迄今县置未解的一个个疑问:当年区区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欧亚大陆?中华民族今日辽阔疆土由来的深层原因?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一次次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为什么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国还存在着一个从未中断的狼图腾文化?于是,我们不能不追思遥想,不能不面对我们曾经辉煌也曾经破碎的山河和历史发出叩问:我们口口声声自诩是炎黄子孙,可知“龙图腾”极有可能是从游牧民族的“狼图腾”演变而来?华厦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是否将从此揭秘?我们究竟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
线索 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 [原创追文] [转载追文] 已挖(4) 征集(5) 挖文奖(50)币/文 原文奖(100)币 白银线索 奖途币? 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儒家思想阉割了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了吗? NaDa(NaDa) [09/18/2008 22:48:41] 顶起 16 米 , 拍了 0 吨 , 点...
评分现在看《狼图腾》似乎晚了些,记得书刚出那会儿也一直犹豫要不要买,当然后来还是没买。毕竟本人买书的原则就是,要么不买,要么就买好书,至少是合我口味的书。想让我买不是那么好书也成,那你给我打个三折我可能还会考虑考虑。 当年的发小倒是极力推荐这本书,但因为种种原因...
评分2006年4月,春天的新疆巴里坤县西山草原寒气未消。 一群狼将一个牧民家的骆驼咬死了,牧民一气之下用猎枪打死了母狼,把一窝狼娃子掏了回来…… 当地农民陈明听说这个事儿以后,立即赶往那个牧民家中。 陈明:我赶快到掏狼崽的那人家,三四只狼娃子已经被...
评分终于看完了《狼图腾》,这本网络上很火的书。很想把这本书摔到一边去了,但答应了华子姐,还是码两句。华子姐要有心里准备,我这个养狗的嘴里肯定吐不出狼牙。 全书有三条线,作者把自己的理念按这三条线一一述说下来,我也按这三条线来说说我的读后感。 ...
评分不管怎样说,看过书后,对我的触动是比较大的。我觉得很多场景的描述是比较有冲击力的,或许这一方面在与作者的文笔,另外更重要的是里面很大一部分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但比较别扭的是,作者每每在评论到汉族的农耕文化和蒙古的草原文化是,有点偏颇了。汉族的农耕文化,固然...
高中大爱,读完我特地去买了一个狼的模型,至今仍摆在我的小小模型柜里。华为的任正非是最为推崇狼性:纪律、勇气、热血、进取心、危机意识和团队精神,是我特别钟爱的尚武精神。但另一面,狼性寡恩、掠夺嗜杀,我们也要懂得分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PS.在内蒙生活三年多,几乎未听过蒙族崇拜狼的
评分曾经觉得特别好看的小说,现在回想一下其中的论调,却是非黑即白的种族决定论,对农耕民族大加丑化、鞭挞,对游牧民族极力歌颂,实在有失公允。
评分没有早扔垃圾箱里后悔至今~当茶杯垫都嫌厚~
评分曾经觉得特别好看的小说,现在回想一下其中的论调,却是非黑即白的种族决定论,对农耕民族大加丑化、鞭挞,对游牧民族极力歌颂,实在有失公允。
评分这本书出版后争议颇多,不劳我细说,我看来,如今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中国在世界上的角色性格颇为软糯,需要点狼性,而组成社会的人的个体,大多数又有种虚热的刚愎浮躁的戾气,若然再添点狠劲,恐怕要出事故,诚然,书中的狼图腾不是上边所说肤浅的暴戾与狂躁,但是在如今浮躁的社会,恐怕没几个人会静下心思考究竟狼图腾是什么精神,被滥用的可能远大于发挥积极意义的可能,令人怆然,另外,那群造反派和红卫兵对草原生态,对黄羊,狼,天鹅等等族群的灭族性屠戮,让我整整一天食不下咽,心情郁卒到极点,无知不仅可怜,而且可怕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