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力(朱苏力),祖籍江苏,1955年出生于安徽合肥。当过军人、工人,写过诗。1978年、1984年先后就读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和研究生;1985-1992年留学美国,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学问中国》(合作)(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阅读秩序》(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译著《法理学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宪政与分权》(三联书店,1997)、《司法过程的性质》(商务印书馆,1998)等多种。
目录
增订版前言
原版序
致 谢
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中
为什么“朝朝暮暮”?
我和你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之中
罪犯、犯罪嫌疑人和政治正确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把道德放在社会生活的合适位置
这里没有不动产
家族的地理构成
法律与科技问题的法理重构
透视中国农村的司法需求
阅读中国市场经济中的秩序
“法”的故事
“法”的故事
反思法学的特点
法学知识的分类
法学教育随想
知识的互惠与征服
曾经的司法洞识
悼念费孝通先生
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学术
阅读秩序
法律如何信仰?
认真对待人治
从政法的视角切入
民主与法治的张力
社群主义的挑战?
经济学帝国主义?
《新乡土中国》序
超越“不过如此”
婚姻制度 认真想一下,就会发现,如果纯粹是两人之间的私事,那么无论是感情还是性,都无需婚姻这种法律的或习俗的认可。如果仅仅是情感,无论婚前的“求之不得,辗转反侧”,还是婚后的“恨不相逢未嫁时”,都无人谴责;反倒是常常得到人们的同情、欣赏甚至是赞美。即使是性行...
评分 评分关于苏力老师的学术方法和学术研究成果,前人已交口称赞。他最早将法律社会学引入中国,在国内法学界自成一派,现在也有不少嫡系,影响很大了。这本书收录了他早期发表的一些文章和书评、译序,充分表现了他一贯秉持的精神理念和方法论。在发扬贴近生活、根植生活、在生活中发...
评分 评分婚姻制度 认真想一下,就会发现,如果纯粹是两人之间的私事,那么无论是感情还是性,都无需婚姻这种法律的或习俗的认可。如果仅仅是情感,无论婚前的“求之不得,辗转反侧”,还是婚后的“恨不相逢未嫁时”,都无人谴责;反倒是常常得到人们的同情、欣赏甚至是赞美。即使是性行...
有太多人只是就事论事了,苏力的书其实更偏向于社会学,至少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而且也许比法律经济学更适合当代中国社会。
评分从赵莉老师推荐的《为什么朝朝暮暮》入坑。整本书的文笔非常细腻和透彻,很难感到文字和现在有20年的隔阂。非常喜欢里面的五篇,看懂了。剩下的,嘻嘻,还得要修行。最后,我终于明白窦文涛那句:“我要用我的一生,来抵抗万恶的婚姻制度。”
评分从图书馆借的。破得不成样子了。正好拿来修炼我的线装书技能。。 很受欢迎的书哦。
评分苏力的书,真的很适合初学者
评分苏力的FANS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