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赵振开,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1969年当建筑工人,后在某公司工作。80年代末移居国外。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 《北岛诗选》、《北岛顾城 诗选》等。
北岛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动乱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 十年动乱的荒诞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他在冷静的观察中,发现了“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如何造成人的价值的全面崩溃、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他想“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北岛建立了自己的“理性法庭”,以理性和人性为准绳,重新确定人的价值,恢复人的本性;悼念烈士,审判刽子手;嘲讽怪异和异化的世界,反思历史和现实;呼唤人性的富贵,寻找“生命的湖”和红帆船”。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
《失败之书》是诗人北岛的散文集,这本散文是诗人在流浪的路上的一些采撷。诗人北岛说,散文和漂泊之间,按时髦的说法,有一种互文关系:散文是文字中的漂泊,而漂泊是地理与社会意义上的书写。在一九八九年到一九九三四年间,他曾住过七个国家,搬了十五次家,这就是一种散文语境。北岛自80年代末移居国外后,就开始了其漂泊的一生,在流浪中不断进行创作……
先知额头的闪电,变成皱纹 ——从《失败之书》谈北岛诗歌的转变 去年的这个时候,2004年的9月,我向葛红兵老师请教北岛诗歌转变的原因。他并没有回答,但他提到他自己也发现北岛的诗歌不再关心政治,而且也变得越来越艰涩难懂。 幸运的是,一个月之后,我们有了《失败之书》。...
评分漂泊是穿越虚无没有终点的旅行。 要经历无边的虚无才知道存在有限的意义。 第一辑最好。他写艾伦金斯堡、盖瑞施耐德、布莱顿布莱顿巴赫。 诗歌,诗人,是这个世界里最渺茫的存在。但我们每个人都会珍藏它。它以它的脆弱之身支撑着我们麻木的存在。 它已存在了四万年。 几欲流泪。
评分先知额头的闪电,变成皱纹 ——从《失败之书》谈北岛诗歌的转变 去年的这个时候,2004年的9月,我向葛红兵老师请教北岛诗歌转变的原因。他并没有回答,但他提到他自己也发现北岛的诗歌不再关心政治,而且也变得越来越艰涩难懂。 幸运的是,一个月之后,我们有了《失败之书》。...
评分总之,我是看完这本书过后才知道,北岛还活着(没有任何隐喻)。不敢确定我是何时何处得到那条关于他自杀的消息并把它小心珍藏在我容量并不太大的脑袋里,或者是,我肯定把他们那几个爷们儿弄混了。这样造成的后果是,我带着对一位逝者的哀思看完了这本书。 这是种奇特的阅读...
评分多年之后,再见北岛
评分真失败,改换文体的北岛完全没有找到节奏。好在后来有了《城门开》扳回一局。
评分漂泊 在那一片浩大的天地間漂泊 遇見 在觥籌交錯和言語駁雜中遇見 孤獨與自足。中文是數十年間唯一未曾放下的行李 而詩歌 在種種飄忽不定裡 又何嘗不是一個浮標呢?失敗不見得頹喪 書寫卻足見光榮。
评分今天在朋友家翻了这本书,感觉还蛮有缘的,因为那么满的书架上一眼就看见了。篇章也很好看,精致的比喻,趣味的人生,编织成一个……不知道什么结果的读后。看完感觉是:没什么整体感。类似流动的盛宴,可是海明威的整体感明确好多。难道这就是小说家和作家的区别?
评分诗人的散文,叙事中冷不丁跳出诗的语言,读来让人觉得头脑中一片空灵,眼前具象的形象如热天午后的蓝天与其上丝丝层云,静与寂到直戳内心。写对诗坛旧友的回忆一章最好,怀念如诗,字里行间都是各位诗人的性情。写生活与写其余他乡故知两部分则略为平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