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347年),生于希腊雅典,双亲皆来自重要的贵族家族。他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后受教于苏格拉底。他曾游学外地,约公元前387年回到雅典创办一所高等学院此学院一般被认为是欧洲第一所大学,亚里士多德亦曾就学于此。柏拉图的学说对于欧洲的哲学与整个文化发展,影响深远。《斐多》中描绘的苏格拉底之死事件,被认为仅次于基督之死。著有《对话录》、《理想国》等作品。
杨绛,(1911—),本名杨季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主要著有《洗澡》、《干校六记》、《将饮茶》等作品。翻译有《小癞子》、《堂吉诃德》、《斐多》等作品。
《斐多:柏拉图对话录》描绘苏格拉底受死当日,与其门徒就生死、灵魂、智慧、快乐等问题进行讨论,其对西方文化影响之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可以相比。杨绛先生的译文清新可读,充分还原了苏格拉底与其门徒平易家常的对话风格,为中文世界贡献了一部文学价值与哲学价值并重的经典作品。
柏拉图说:哲学家就是练习死亡。这个死亡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死亡,而是指灵魂相对于身体的自由。 练习死亡,和柏拉图的二元论有关。其实是脱离身体的束缚,让灵魂自由,思想自由。 练习死亡,其实是准备迎接“天国”。柏拉图哲学和天主教的提二元论极其相似,所以很快一拍即...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这个版本的《斐多》是双语版的。 如果你翻译一本书是出于自己的主观意愿选择,那么这本书一开始就和你的精神有了契合之处。世纪老人杨绛是睿智的,已经去世了2000多年的苏格拉底也是相当睿智的。能从他人的转述中想见他思想的深邃和立论的高扬。 学哲学的人应该不怕死,因为他...
苏格拉底是个好老头。他的有些理论还蛮有意思的,热与冷高与低生与死的互相转换这个论证印象好深刻。【重看西哲史的时候又觉得自己说的第一句话过于武断了,谁晓得是不是柏拉图的美化呢】
评分窃以为本书里灵魂不灭的证明还是不能成立。。 杨先生的译笔简明优美,连我都能Follow上
评分的确是很多好书,里面谈到死亡、自杀、理念、彼岸世界都符合我胃口,里面可以看到基督教神学的影子,尤其关于自杀和灵魂不朽等都基督教如出一辙。引起了我对《理想国》的兴趣。
评分钱媛和钱锺书相继过世后,杨绛先生译此书以自我宽慰。在公管院蹭哲学课时,讲西哲的老师特别推崇杨绛的译本。图书馆来的新版本,中英对照。无非就是练习死。
评分苏格拉底关于灵魂存在以及肉体死后灵魂仍然存在的论证,虽然没有说服我,但是仍然十分精彩,同时一瞥了苏格拉底(准确说是柏拉图?)的思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