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多

斐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347年),生于希腊雅典,双亲皆来自重要的贵族家族。他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后受教于苏格拉底。他曾游学外地,约公元前387年回到雅典创办一所高等学院此学院一般被认为是欧洲第一所大学,亚里士多德亦曾就学于此。柏拉图的学说对于欧洲的哲学与整个文化发展,影响深远。《斐多》中描绘的苏格拉底之死事件,被认为仅次于基督之死。著有《对话录》、《理想国》等作品。

杨绛,(1911—),本名杨季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主要著有《洗澡》、《干校六记》、《将饮茶》等作品。翻译有《小癞子》、《堂吉诃德》、《斐多》等作品。

出版者:中国国际广播
作者:柏拉图
出品人:
页数:216
译者:杨绛
出版时间:2012-1
价格:2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783373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 
  • 柏拉图 
  • 苏格拉底 
  • 杨绛 
  • 古希腊 
  • 外国文学 
  • 苏格拉底 哲学 
  • 思考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斐多:柏拉图对话录》描绘苏格拉底受死当日,与其门徒就生死、灵魂、智慧、快乐等问题进行讨论,其对西方文化影响之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可以相比。杨绛先生的译文清新可读,充分还原了苏格拉底与其门徒平易家常的对话风格,为中文世界贡献了一部文学价值与哲学价值并重的经典作品。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按语:《斐多篇》是由Phaedo叙述了Socrates临死前的事情。Socrates欢然等候死亡,因为他相信灵魂不朽,而通过追寻智慧而净化的灵魂将到美善的诸神那里去。在Socrates看来,哲学(爱智)就是摆脱肉身辖制的一种灵魂洁净术。为了论证其观念,Socrates诉诸灵魂转生说的奥菲斯教...  

评分

1.真正的追求哲学,无非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既然一辈子只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那么当认真学习的死到了眼前,倒烦恼了,岂不可笑? 2.和肉体一起去寻找智慧,肉体是帮手还是阻碍?人的视觉、听觉真实可靠么? 3.如果一切东西都有相反的一面,这些东西是不是...  

评分

评分

评分

《斐多》是华语世界关于这篇对话最早的译本,是从英文转译,出版于1999年。《裴洞篇》是王太庆先生关于这篇对话的译本,是从希腊文直译,出版于2013年。毋庸置疑,杨先生和王先生的译本均属上乘。我没有读过希腊文和英文的原文,但通过中文文本的阅读,还是觉得王先生的译本跟...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同意他的结论,但是欣赏他论证的逻辑性。多一星给杨先生的翻译,太流畅了

评分

舍身成仁,苏格拉底。

评分

我一定是脑子坏掉了才在手机上看这东西。完全没想明白通过比喻来讨论灵魂能说明什么问题。

评分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说苏格拉底的论证方法是诡辩的,但苏格拉底面对死亡的毫无畏惧,对灵魂不朽的坚定信仰让人动容,最后几页描写苏格拉底之死的细节时我忍不住流泪了。

评分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存在以及肉体死后灵魂仍然存在的论证,虽然没有说服我,但是仍然十分精彩,同时一瞥了苏格拉底(准确说是柏拉图?)的思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