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1857~1928)清末民初驰名中外的文化怪杰、近代学者、翻译家。他学贯中西,精通9国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一生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他创造性地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并著有《中国人的精神》和《中国的牛津运动》等书,被孙中山誉为“中国第一”。他言辞犀利,辩才无碍,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讲儒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交流,讨论世界文化和时事政治,印度圣雄甘地称他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中国人的精神》是辜氏最有名的英文著作,曾被译成德、法、日等多种文字。在《中国人的精神》中,辜氏以旁征博引、汪洋恣肆的笔法,论述中国文化的精神要义,对比东方人和西方人的品质差异,在彰显中国传统的独特价值的同时,也揭露了西方文明的深层弊病。新译本附录了相关论争文章,还选配了100余幅图片,与辜氏的雄文相得益彰。
以前只是影影绰绰的知道辜鸿铭是清末的一个“怪才”,是有名的铁杆“保皇派”;便想当然的以为他不过是个腐朽的封建遗老,能背点四书五经,吟那么一首两首的风月诗词;历史的洪流把他抛弃,将他所有的言论都擦个干干净净,也应当不会有任何遗憾处。读了他的《中国人的精神》,...
评分辜说,中国人与外国人的不同在于有悲天悯人的情怀,那是旧时了吧!倒是会想像出一幅东篱炊烟鸡犬相闻人间之气,或是诗书礼仪谈笑鸿儒的君子之风,这样的悠然中国,真是令人向往啊! 关于中国女人: 以为有了自由,便可肆意任性。三从四德三纲五常都管不住了,便以为可以...
评分此书放在100年前,也许可以鼓舞中国人,但放在现代,再拿来跟美、英、法、德作对比,好象也不太对劲了。 作者想说,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其他四个民族优秀的精神物质,但具有,不代表四种精神都比别人突出啊,更不代表比别人都优秀啊。所以中国的深沉不如英国,因此中国没贵族...
评分此书放在100年前,也许可以鼓舞中国人,但放在现代,再拿来跟美、英、法、德作对比,好象也不太对劲了。 作者想说,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其他四个民族优秀的精神物质,但具有,不代表四种精神都比别人突出啊,更不代表比别人都优秀啊。所以中国的深沉不如英国,因此中国没贵族...
评分读这本书,你若带着现代人的眼光去俯视,看到的只是一个痴狂的老头执拗地抱着没落帝国肌无力的大腿,以及一些带着护短似的孩子气的观点; 而当你委身相就于作者所处的世界大时代背景下,读出的就是一个固执的儒者,在无数华人精英们奋力鼓吹西化的浪潮中,静立一隅,冷眼旁观...
想起了幸运卢克里面中国人那一幅眯着眼昂着头屯着手的摸样,辜鸿铭先生大约便是这幅摸样吧。兼容并包的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有这么一份可笑的坚持。那时节能用彼人之道为国粹国故摇旗呐喊,不出其右,亦殊为不易。若他多活三十年,赤色中国定将他挫骨扬灰。至于本书,实在有些翻译的单薄了,让人徒增阅读困难。
评分主要看了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妇女和中国语言三篇。有讲稿,也有以文章形式发表的。意外的是在中国语言最后看到了杜甫的《赠卫八处士》!需要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先生只能说是那个时代眼光看得比较远的人,用现在的平权标准去看也太看轻妇女了。并且即使对中国人中国文化表示肯定,有一些观点也实在太唯心主义了。另外,《论语》真是一本会被每一个时代解读的经典啊。图片太多,装帧一星。
评分辜鸿铭的有个说法很有意思。他说中国人的信仰是儒教,而传播儒教的机构,在中国,就是学校。学校其实发挥了西方教堂类似的效用。所以你看,如果三观正,学校当仁不让。三观歪,学校难逃其咎。信仰,其实一直是教化的问题。
评分大学问家 辜鸿铭,中国文化的另类
评分这个倔强的老头子,说了一下对的话,也讲了一些错话。但他是个令人敬佩的老头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