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生於江蘇常州。幼年傢貧無力延師,由其父母授以史部著作。16歲自學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後在蘇州東吳大學、江蘇省立師範專修科等校任教。1926年起,任上海光華大學國文係、曆史係教授兼係主任。1949年後,任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教授。
呂思勉先生是我國現代著名的史學傢,知識淵博,學術造詣高。在中國通史、斷代史和各種專史領域都作齣瞭獨到的貢獻,為後人的學習研究留下瞭一筆寶貴的財富。與陳垣、陳寅格、錢穆並稱為史學四大傢。
呂思勉先生是我國現代著名的史學傢,知識淵博,學術造詣高。在中國通史、斷代史和各種專史領域都作齣瞭獨到的貢獻,為後人的學習研究留下瞭一筆寶貴的財富。呂思勉先生著作宏富,一生著有兩部通史,分彆為《白話本國史》和呂著《中國通史》,均有開啓通史寫作新紀元的成就。
呂著《中國通史》吸收瞭西方社會史學的新思想,又繼承瞭中國史學的優良傳統,以“典章製度”和“理亂興亡”兩個闆塊構築瞭其通史的大框架,這也是本書的主要特點和重大成就所在。譚其驤稱呂思勉“以史學名傢而兼通經、子、集三部”。嚴耕望稱呂思勉的治史是“通貫各時代,周贍各領域”。顧頡剛在《當代中國史學》中稱本書“純從社會科學的立場,批評中國的文化和製度,極多石破天驚之新理論”。
吕思勉《中国通史》版本问题 因前期所购买版本【凤凰出版社,2011年5月,3+2+1+6+521】(以下简称凤凰版)印刷质量颇差,插图草率,加之半白半文,读之倍感艰难,五十余页遍弃疗。近日购得吕思勉著《中国通史》,【中华书局,2015年1月,2(写在前面)+6(目录)+5(例言)+56...
評分顾颉刚曾指出:(中国通史)其中较近理想的,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中国通史》、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陈恭禄《中国史》 、缪凤林《中国通史纲要》、张荫麟《中国史纲》、钱穆《国史大纲》等。其中除吕思勉、钱宾四先生的书外, 其余均属未完之作。钱先生的书最后出而创见...
評分说来有点惭愧,书读了大半年都还没读完,但是私以为吕思勉的中国通史最有特色的地方正在于此,他不要求你通读全本,也不强求你记下历史事件的种种细节,只需要如同作者所说,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当时的背景,以分析的精神去看待某一个事件。最后,于心中留下分析时的思路...
評分顾颉刚曾指出:(中国通史)其中较近理想的,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中国通史》、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陈恭禄《中国史》 、缪凤林《中国通史纲要》、张荫麟《中国史纲》、钱穆《国史大纲》等。其中除吕思勉、钱宾四先生的书外, 其余均属未完之作。钱先生的书最后出而创见...
評分上冊的專題講解和下冊的曆史娓娓道來, 不得不佩服先生之學識.
评分讀史,為理而非事
评分大學時候衝刺瞭很多次,沒能完全看下去,但一直堅持看,因為裏麵有十足的智慧。
评分上篇分類精巧細緻又互相關聯,下篇按時間敘事就簡單瞭點。不過至少有一本書能把中國的曆史連成一片來講也是很難得的。另外,作者的主觀性確實很強,也很明顯看得齣對漢族主體的認可。排版太緊湊,書寫的比較早,有些語言不便於一次性理解。
评分上冊的專題講解和下冊的曆史娓娓道來, 不得不佩服先生之學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