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季陶(1891-1949),名传贤,字季陶。国民党元老,蒋介石之子蒋纬国生父。早年留学日本,其后旅居日本多年,造就了一个真正的“日本通”,其日语之地道,到了“在隔壁房间里听不出是中国留学生”的程度,连日本人都甘拜下风。曾任孙中山的秘书,并多次陪同孙中山出访日本,和日本各阶层都有广泛深入的接触,熟谙日本文化,被喻为研究日本第一人。1949年,服毒自杀。论著有《日本论》《青年之路》《学礼录》《东方民族与东方文化》《中国文化在世界之地位及其价值》等,后人编有《戴季陶先生文存》。
《日本论》初版于1928年,曾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一本重要参考著作。即使在其成书70多年后的今天,日本你是否真的了解它,一个优雅精致却又尚武自大的民族;一个近在咫尺却又最遥远的国家;一个源于中国模仿中国却又超越中国侵略中国的国家。中国人认识日本第一书,真实记录中日关系大变迁!在对日看法愤青化的时代,国人都应读《日本论》洗洗脑。
我们是有拍得很优秀的历史剧的,譬如张黎导演的那几部,我印象最深的是讲述清末民初的《走向共和》,那真是一群真心热爱历史和艺术的人费劲心血打造的精品。 出色的演技、台词、形象还原程度,让李鸿章、梁启超、孙文等人物形象在我心里扎了根,尤其是目睹孙文剪辫、募钱、结党...
评分我们是有拍得很优秀的历史剧的,譬如张黎导演的那几部,我印象最深的是讲述清末民初的《走向共和》,那真是一群真心热爱历史和艺术的人费劲心血打造的精品。 出色的演技、台词、形象还原程度,让李鸿章、梁启超、孙文等人物形象在我心里扎了根,尤其是目睹孙文剪辫、募钱、结党...
评分 评分《日本论》|复仇文化的军国 封建时代“武士”的生活条件,可以用极简单的话概括起来。一是击剑,二是读书,三是交友。击剑读书,是武士一定要有的本事。不会击剑的人,当然没有做武士的资格。没有学问,便不能够在武士阶级里面求生活的向上。至于交友这一层,是封建时代武士阶...
评分抛开作者的政治背景与观点。《日本论》对日本文化的几大核心部分分析得很透彻,据说戴季陶先生也曾接触过马克思主义,所以他的辩证法大概是学得很不错了——正反两面分析,并且带着政治家的理智与冷静。 但如同其他书评里提到的一样,戴季陶先生本身是亲日派,对待日本文化难免...
读起来有点晦涩难懂,因为是民国时期的文字了,而且要对日本的明治维新史比较熟悉才能比较读得懂。内容方面也是一般,这本书无法称得上是对日本的研究,更多是对日本各方面的评论的合集,文章中比较多的是对现象的看法和评价,我原本希望能赌到作者对这些现象的产生原因的叙述和分析,可惜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不过对于了解日本的社会、政治、民族性还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对比《菊与刀》能发现前者许多不够深入以及有些片面和理想化的地方。而后半部分就开始借评论日本时局反思和批判国内在政治和全民意识上的不足,这些批判的文字放到如今依然很有警示作用。让我比较不舒服的是书里几次提到孙中山先生必定要大赞特赞一番,简直就是在宣告自己的政治正确性。后几张对日本民族性格和行为的描述虽然还不够详细,但不忘与中国进行对比,很有启示作用。
评分在那段历史之下别具风味。
评分这本书看了有个快一年了,看的慢主要是因为很多都看不太懂,不过好多话我觉得还是说的很在理很有共鸣的,对日本又加深了了解
评分看完觉得有点无聊的书,感觉条理不够清晰。但是对于日本的神权思想,武士道精神,维新革命,信仰和美的追求都有了不少的介绍。特别强调了信仰和自信力的重要性。
评分16书46。此书写于1928年,有不少地方很有预见性。俺觉着,不管是喜欢或讨厌日本,平心静气地观察一下总还是不错的。戴季陶的文笔很好,此前,俺看过他转译自日文的《资本论解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