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言羅伯特·帕剋斯頓 1
譯者序 3
第1章 極盛時期的歐洲:1914年 3
1.1 歐洲與世界 5
歐洲的商人、旅客與投資者 5
帝國主義 6
歐洲的藝術傢與科學傢 9
1.2 歐洲風光:城市與鄉村 10
城市生活 10
東歐的鄉村生活 12
1.3 富人與窮人 13
階級與社會階層 13
窮 人 14
富 人 15
中産階級 16
提升社會地位 19
1.4 婦女與傢庭 20
控製生育 20
婦女的地位 21
1.5 政治體係與群眾運動 23
君主政體 24
議會的作用 25
社會主義運動 26
民族主義 28
1.6 傳承的信念 29
自由主義 29
保守主義 32
有組織的宗教 33
1.7 邁嚮新的覺醒 34
科學的革命 34
藝術與思想的革命 35
“文化革命”的反應 38
第2章 戰爭來臨 41
2.1 1914年的7月危機 43
巴爾乾半島:沒落的帝國與興盛的民族主義 43
德國的“空白支票” 48
奧地利對塞爾維亞的最後通牒 49
2.2 戰爭升級:從局部戰爭到大陸戰爭 51
俄國的動員 51
法國的意嚮 52
德國宣戰 52
施裏芬計劃 53
英國參戰 54
2.3 戰爭起因的長期觀點 57
主權與國傢的榮譽 57
帝國主義的動機 58
國內紛爭 59
聯盟體係 60
戰爭機器 60
行使選擇權 61
第3章 馬恩河戰役及其之後:1914至1917年 63
3.1 戰爭熱 65
社會主義者的兩難睏境 66
戰爭與社會和平 67
3.2 第一次馬恩河戰役 68
3.3 東方戰綫 70
坦能堡與馬蘇裏亞恩湖:1914年 70
奧地利前綫:1914至1915年 71
3.4 尋求西方戰綫的突破 72
“攻破壕溝” 73
主要攻勢:凡爾登、索姆與香檳 74
新式武器 76
3.5 不斷擴大的戰爭 78
3.6 海 戰 80
3.7 美國參戰 81
第4章 總體戰的影響 83
4.1 適應消耗戰 85
4.2 戰時政府:比較觀察 86
英 國 86
法 國 88
德 國 89
俄 國 91
奧匈帝國 92
意大利 94
4.3 社會衝擊 94
婦女的地位 95
有組織勞工的地位 96
社會分裂 97
4.4 經濟衝擊 98
戰爭獲利者 98
通貨膨脹的影響 98
4.5 對國內秩序的衝擊 100
罷工活動 100
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者對戰爭的評論 101
警察的權力 103
輿論的控製 103
4.6 對知識分子的衝擊 104
第5章 革命:1917至1920年 109
5.1 俄國革命:1917年 111
“二月革命” 111
臨時政府與蘇維埃 112
“十月革命” 116
5.2 布爾什維剋政權 118
列寜的“和平、土地與麵包” 118
建立新的獨裁政府 119
內 戰 122
5.3 西歐的革命活動:1917年 124
5.4 德國革命:1918至1919年 126
邁嚮革命 127
社會主義者的爭權 128
社會主義革命的失敗 129
5.5 奧匈帝國的瓦解:1918至1919年 131
王朝忠誠的崩潰 132
建立新國傢 133
庫恩政權 135
5.6 英國、法國、意大利:1919至1920年的動蕩 136
5.7 事件的餘波與結果 139
成功與失敗:比較性的觀點 139
第三國際與歐洲“左派”的分裂 140
第6章 巴黎和平解決方案 145
6.1 背景:交易、利益與意識形態 147
戰爭目的 147
“十四點原則” 147
戰時的條約與承諾 148
列強的國傢利益 150
對布爾什維剋主義的恐懼 151
6.2 解決方案 152
6.3 《國際聯盟憲章》 153
6.4 西歐的解決方案 155
分離萊茵地區的企圖 156
領土變更 156
德國的“非軍事化” 156
賠 款 157
6.5 東歐的解決方案 160
領土變更 160
邊境問題 160
各民族的不平等待遇 164
東歐解決方案的評價 166
6.6 和平解決方案的實施 168
高壓政治的年代:1919至1924年 169
和解的年代:1924至1929年 172
洛迦諾時代:道威斯計劃與《洛迦諾公約》 173
裁軍失敗 177
6.7 新外交? 179
公眾涉入 179
共産主義的威脅 181
外交機器 182
第7章 革命對抗革命:法西斯主義 185
7.1 意大利的法西斯主義 187
墨索裏尼:從工團主義到法西斯主義 187
早期的法西斯主義 188
法西斯主義的新路綫 189
政府的危機 190
“進軍羅馬” 191
墨索裏尼的個人統治 193
7.2 德國的國傢社會主義 194
戰後的反革命民團主義 195
希特勒的崛起 196
納粹黨 197
1923年的“啤酒館暴動” 198
7.3 匈牙利的反革命運動 199
7.4 近觀法西斯主義 201
法西斯主義的意義 201
法西斯主義的根源 203
第8章 “常態”:20世紀20年代的歐洲 209
8.1 迴歸“常態” 211
新自由主義經濟:解散戰時政府 211
新自由主義政治:議會民主製度的擴展 212
8.2 英 國 213
三黨體製 214
第一個工黨政府:1924年 215
迴歸保守黨的“常態” 216
8.3 法 國 219
左翼聯盟 219
彭加勒:迴歸“常態” 221
8.4 魏瑪德國 222
魏瑪共和國的重擔 222
“魏瑪聯盟” 223
“大聯盟” 225
8.5 東 歐 228
農村優勢與農民的不滿 229
少數民族的問題 231
8.6 伊比利亞半島 233
8.7 法西斯意大利 234
8.8 穩定世界裏的革命俄國 236
布爾什維剋的挑戰 236
“工業化的爭論” 237
鞏固獨裁政治 238
斯大林的崛起 239
8.9 脆弱的穩定:評價新自由主義 240
第9章 兩次大戰之間的大眾文化與高級文化 243
9.1 大眾文化:無綫電與電影的年代 245
大眾傳播媒體的技術基礎 245
創造閱聽大眾 246
無綫電廣播與電影的政治用途 247
大眾媒體的控製 248
廣告的角色 249
9.2 新式的休閑活動 250
有組織的娛樂活動 251
體育活動 252
旅 行 253
9.3 大眾文化與休閑生活的影響 254
9.4 兩次大戰之間的高級文化 257
實驗美學的價值 258
新的憂慮 260
9.5 兩次大戰之間的文化背景 263
藝術傢的社會地位 263
尋找大眾閱聽人 264
學術界與學者的世界 2267
反對實驗藝術 269
第10章 經濟大蕭條及其影響:1929至1936年 273
10.1 經濟大蕭條的源起與過程 277
國內危機 277
國際金融危機 278
10.2 補救經濟蕭條 279
自由主義經濟學 279
社會主義經濟學 280
新的經濟解決方案 281
“迴歸土地”的呼聲 282
10.3 自由主義國傢在經濟蕭條時期的政治 282
斯堪的那維亞半島的國傢 282
英 國 283
法 國 285
魏瑪德國 289
10.4 權力主義國傢在經濟蕭條時期的政治 291
納粹德國 291
統閤主義意大利 293
蘇聯的“二次革命” 295
10.5 結 論 299
第11章 20世紀30年代的權力主義與法西斯主義的擴展 301
11.1 德國:國傢社會主義掌權 303
納粹主義的復蘇:1929至1932年 303
魏瑪共和國的結束:總統製政府,1930至1933年 305
掌權後的革命:1933至1939年 309
11.2 教權主義的權力主義 314
葡萄牙:薩拉查 315
基督教社會的奧地利:陶爾斐斯與舒施尼格 316
西班牙:佛朗哥與長槍黨 318
11.3 東歐的法西斯主義 319
匈牙利與保加利亞 319
羅馬尼亞 320
11.4 西歐的法西斯主義少數派 322
法 國 322
英 國 324
低地國傢與斯堪的那維亞半島 326
11.5 法西斯主義的魅力 328
第12章 人民陣綫年代:
1934至1939年 331
12.1 從“階級對抗”到人民陣綫 334
共産黨的策略“階級對抗”:1928至1934年 334
共産國際策略的逆轉:1934年 336
自由主義者的反動 337
社會主義者的反動 338
12.2 法國的人民陣綫 339
勃魯姆內閣的成立 340
法國的新政 341
12.3 西班牙:民主、革命與內戰 345
第二共和國的産物 345
共和政府的政治階段 346
內 戰 348
12.4 歐洲知識分子與人民陣綫 351
12.5 人民陣綫之後的歐洲“左派” 352
第13章 巴黎和約之毀:侵略主義與綏靖主義,1933至1939年 355
13.1 希特勒的初步行動 357
在奧地利的挫敗 358
第一次違反凡爾賽和約 359
13.2 萊茵河地區的軍備重整:1936年3月359
13.3 意大利的轉變 362
占領埃塞俄比亞 362
與西方國傢的決裂 363
聯盟的模式 364
13.4 希特勒的東歐計劃 364
優秀種族的生存空間 365
經濟考慮 366
德奧閤並:納粹目標初試 366
13.5 捷剋斯洛伐剋與綏靖政策:1938年 368
捷剋斯洛伐剋的不穩定局勢 368
綏靖政策 369
捷剋斯洛伐剋與日俱增的危機 371
《慕尼黑協定》 372
選擇戰爭 375
13.6 波蘭危機:陷入戰爭,1939年 376
綏靖政策的拋棄 376
《納粹─蘇維埃條約》 377
13.7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 380
第14章 希特勒的歐洲:占領、閤作、反抗,1939至1942年 383
14.1 1939年衝突的本質 385
14.2 東綫戰爭:1939至1940年 387
波蘭的閃電戰 387
俄羅斯在東歐的斬獲:1939至1940年 387
14.3 西綫戰爭:1940年 388
法國淪陷 389
不列顛戰役 391
14.4 東綫戰爭:1941至1942年 393
巴爾乾半島的閃電戰 393
攻擊蘇聯 394
14.5 希特勒的“新秩序” 396
納粹的戰爭經濟 398
占領區的政策 398
黨衛軍 399
屠殺猶太人 399
14.6 閤 作 402
意識形態的閤作 402
為民族與經濟利益而閤作 403
消極的默認 404
14.7 抵 抗 406
德國境外的抵抗活動 407
德國境內的抵抗運動 409
抵抗運動對軍事行動的影響 411
抵抗運動對知識分子的影響 411
第15章 從熱戰到冷戰:1942至1949年 415
15.1 西方的美國霸權 417
策劃第二戰場 417
開闢第二戰場:北非與意大利 420
“攻擊開始日”與突擊德國 421
15.2 東方的蘇聯霸權 423
蘇聯的幸存 424
蘇聯的西進 427
15.3 三巨頭與歐洲的未來 427
匯集政治議題 428
德黑蘭會議:1943年11月 429
蘇聯在巴爾乾的行動 430
雅爾塔會議:1945年2月 431
波茨坦會議:1945年7月 434
15.4 冷戰之起源 436
蘇聯的和平目標 436
美國的和平目標 437
對立的起因 438
15.5 冷戰的第一迴閤 441
波 蘭 441
德 國 443
15.6 分裂為兩大陣營的世界:1947至1949年 446
第16章 毀壞與重建:1945至1953年451
16.1 重建工作 454
新領袖與新政黨 454
經濟恢復與社會變化 456
16.2 英國的工黨政府:1945至1951年 458
貝弗裏奇報告書:“充分就業” 459
不列顛福利國 459
經濟失調 460
16.3 法蘭西的第四共和國 461
尋找領導者 462
國有化與計劃 463
16.4 戰後的意大利 464
政治權力之爭 464
重 建 465
16.5 兩個德國 466
分裂的國傢 467
西德的“經濟奇跡” 468
16.6 蘇聯的重建與正統 469
第17章 從斯大林到赫魯曉夫的蘇聯集團 471
17.1 蘇聯:從經濟蕭條到“去斯大林化” 473
17.2 1945至1953年的東歐:成為蘇維埃附庸的繼任國 474
民族陣綫政權:1945至1947年 475
蘇聯的控製程度 477
蘇聯在東歐的鎮壓行動 479
人民民主國傢 480
強製集體化 481
17.3 蘇聯的權力鬥爭:1953至1957年 481
“去斯大林化”與“解凍時期”:1956至1964年 482
17.4 東歐——解凍時期與叛亂:1953至1956年 485
17.5 赫魯曉夫的垮颱:1964年 487
第18章 冷戰中的歐洲:處於超級強國之間,1947至1961年 491
18.1 蘑菇雲下的歐洲 493
18.2 西歐:冷戰時期的國內與國際政治 494
共産黨的孤立 494
歐洲“左派”的分裂 496
中間派與保守派政府 497
殖民戰爭 499
18.3 西歐:整閤運動 502
歐洲聯盟的締造師 502
歐洲聯閤的要求 503
防禦同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 504
歐洲統一的難題 504
政治統一的嘗試:歐洲理事會 506
經濟統一:歐洲煤鋼共同體與共同市場 507
18.4 蘇聯在東歐的還擊 510
第19章 “新歐洲”:西方的消費社會與大眾文化,1953至1973年 513
19.1 消費社會 516
財富分配 517
社會流動 519
19.2 消費社會的政治:1953至1968年 521
“意識形態的終結” 521
共識政治 522
19.3 “新歐洲”的大眾文化與高級文化 524
大眾文化 524
藝 術 525
宗教復興 527
科學成就 528
19.4 消費社會中的不滿:1968年及以後 529
學生的不滿 529
工人的不滿 532
新女權主義與婦女解放運動 533
落入恐怖主義 533
第20章 冷戰緩和:獨立的萌芽,1962至1975年 537
20.1 冷戰:從解凍到緩和 539
20.2 共産主義世界裏的多元中心主義 541
中蘇關係破裂 541
東歐的民族共産主義 542
20.3 戴高樂主義與西方的“第三勢力” 544
20.4 共同市場的轉嚮 547
20.5 美國與歐洲的經濟競爭 549
20.6 “緩和”的不同版本 553
第21章 勃列日涅夫時代的蘇聯集團 559
21.1 蘇聯的問題 561
21.2 混亂的東歐:從“捷剋斯洛伐剋的春天”到勃列日涅夫的政策,1968至1985年 564
東歐的不滿 564
1968年“捷剋斯洛伐剋的春天” 564
波蘭:動蕩與“團結工會” 567
匈牙利:卡達爾的“匈牙利共産主義” 569
德意誌民主共和國:工業力量與無所不在的警察 569
羅馬尼亞、南斯拉夫、保加利亞:專製與民族主義 570
21.3 勃列日涅夫的遺産:不景氣與導彈 571
第22章 西歐:後工業化社會與“滯脹”,1973至1989年 575
22.1 經濟壓力:石油、工作、貿易 577
“後工業化”社會? 579
移民與新右派 579
22.2 壓力下的福利國傢 582
北部歐洲:保守主義復興 582
地中海沿岸地區的歐洲:“左派”掌權,同時轉變 585
22.3 經濟衰退時的歐洲共同體 593
22.4 智識與精神的確定性受到挑戰 595
一個時代的終結:穩健與降低期待 597
第23章 1989年的革命及以後 601
23.1 戈爾巴喬夫的實驗:1985至1991年 603
倒塌的多米諾骨牌:1989年的東歐 604
德國重新統一,冷戰結束 607
蘇聯的垮颱 609
23.2 那天早晨以後 611
處於睏境中的俄羅斯 611
中東歐:創建民主,創造市場 616
新德國 619
南斯拉夫內戰 620
23.3 西歐對1989年革命的反應 625
歐洲聯盟:深入與擴展之間 625
西歐:極右翼與“新中間” 629
23.4 結語 911事件之後的歐洲與美國 632
延伸閱讀 634
齣版後記 670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