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 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1899年4月23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并引发争议。
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
Humbert Humbert - scholar, aesthete and romantic - has fallen completely and utterly in love with Lolita Haze, his landlady's gum-snapping, silky skinned twelve-year-old daughter. Reluctantly agreeing to marry Mrs Haze just to be close to Lolita, Humbert suffers greatly in the pursuit of romance; but when Lo herself starts looking for attention elsewhere, he will carry her off on a desperate cross-country misadventure, all in the name of Love. Hilarious, flamboyant, heart-breaking and full of ingenious word play, "Lolita" is an immaculate, unforgettable masterpiece of obsession, delusion and lust.
小时候总搞不懂为什么欧美人总跟对待孩童的性虐待过不去。十年前有部著名的影片叫《沉睡者》,讲的就是受虐待男童长大复仇的事,几个月前爆发了爱尔兰教会长期虐待男童的丑闻,后来好像也没什么结果。关于女童的例子也不少,在美国似乎尤其多。正面的例子也发生在西方传统里,...
评分《Lolita》。 如同译者所说:最要命的是情节的展开慢得出奇。 由于这个可爱少女的名字所被赋予的色情意味,一直对本书及相关电影心存“敬畏”。或者根本就是态度犹豫。 但当真下定决心去读之后,才发现道德评论家的荒唐。 哪里有海水火焰,分明平白得——你可以讲着上海话想象...
评分看这本书之前我仔细考虑过是看于晓丹还是主万的译本,最后看的是于晓丹的。书的开始节奏有些慢,大量的注解和复杂的句子让我读着相当难受,但是越读到后面,就越来越有感觉.... 我没看这本书之前也跟很多人想的一样,这里面肯定有很多性描写,而且可能尺度很大,看完后才...
评分洛丽塔:从小仙女到小女人 赵松 如果你在报纸上读到一则消息,说是一个四十几岁的男人为了接近并占有一个少女,娶了她的母亲为妻,并多少有些间接地造成了这位可怜的女人的意外车祸死亡,然后他带着这个少女四处游走,还跟她发生了关系,他深深地迷恋着她,最后又为了她杀了另...
评分最近晚上抽空就读它。 很多让我喜欢的书和电影,第一眼总不会觉得特别好,甚至是讨厌。记得第一次看纳博克夫的这本久负盛名的书,是在学校图书馆借的一本旧版本。今天想起来,可能是当初太年轻浮躁,也可能是译文太差,总之我看了十页,心里想的是:这也算小说?整一个男人的意...
一直以为是自传。。诶捉急单词量
评分把一切都拆解掉以后,只剩下滑稽、渺小、饱受捉弄的人,只能寄望于艺术的庇护所,我们唯一能企及的永恒。
评分把一切都拆解掉以后,只剩下滑稽、渺小、饱受捉弄的人,只能寄望于艺术的庇护所,我们唯一能企及的永恒。
评分纳博科夫GRE单词背得肯定很多,法语也好像很不错的样子
评分纳博科夫GRE单词背得肯定很多,法语也好像很不错的样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