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 诚(1934—2003),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历史学家,明清史专家。 顾先生学识渊博,学风严谨,著有《明末农民战争史》、《南明史》等专著,均为明清史研究领域最高学术水平的著作。《明末农民战争史》一出版,为农民战争史研究别开实证蹊径。尤其是他所著的《南明史》一书,十多年时间的呕心沥血之作,是南明史研究的里程碑,在海内外已有广泛的影响.顾先生生性秉直,深居简出,孤夜长灯,治学严谨,以学术为生命,是学术界公认的当代考实之学的杰出代表。
本书特点是基本上以大顺军、大西军余部及郑成功等民众抗清斗争为主线;贯串全书的脉络是强调历时二十年的抗清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抗清势力内部矛盾重重,严重分散,抵销了抗清力量。南明的历史,包括了大顺军攻克北京及消军入关问鼎中原以来,直到康熙一年夔东抗清基地覆灭的各地地反清运动的历史。它是群雄争霸又是明朝的延续,也是清初历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称之为南明,是因为以北京为都城的明朝业已覆亡这段时期的战斗主要在南方展开,又是在复兴明朝的旗帜下进行,而弘光、隆武、鲁监国 、永历朝廷都是在南方建立的。但是,抗击清朝的暴虐统治,并不仅限于南方,陕、甘、晋、冀、鲁、豫等地的抗清运动连绵不断。
顾先生这本书主要在于重新明确若干历史人物的定位,力求做到功过分明,不虚美,不妄抑,是老派历史学人的风格,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这本书也是对若干已有近乎公认定论的人物形象的颠覆,例如史可法,郑成功等,观点权威而有说服力,是本很不错的书,应该在明末农民战争史之后...
评分实在买不到这本书,无奈读的是电子版。似乎因为清史权威李治亭教授认为此书是有立场问题的(此公对阎崇年也是没好脸色,以示公允吧),再也没有重印了,可惜烈士的血是不能被湮没的,无论多少年后,也会有人记得那些为民族兴亡慷慨赴死的英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难矣哉!
评分王景兴 今天,对明清易代史感兴趣的人都会熟知顾诚的名字。这早已不是那个提起历史学家顾诚会让人想起诗人顾城的时代了(2003年,顾诚的学生孙献韬在文章中写道:“我很怕跟别人提起导师的名字——— —通常的反应都是:顾城不是自杀了吗?怎...
评分顾先生这本书主要在于重新明确若干历史人物的定位,力求做到功过分明,不虚美,不妄抑,是老派历史学人的风格,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这本书也是对若干已有近乎公认定论的人物形象的颠覆,例如史可法,郑成功等,观点权威而有说服力,是本很不错的书,应该在明末农民战争史之后...
评分吾于承平之世,闲来无事得一小说,名为《中华奇观》,书缘何名此,且听小子细细道来。 是书有三恨两痛: 不考证吴三桂如何冲冠一怒为红颜,只将他降清对启动夷夏颠覆大局开端之影响叙说出来,更使其遗臭万年,此恨一也; 平心论马瑶草阮圆海之小过,以明史可法,何腾蛟及东林复...
托iphone丢了的福,这边看了很久都没看完的书终于用Kindle在各种交通工具上看完了。又是一部颠覆我既有史观的好书,史可法软弱犹豫,庸才误国;郑成功刚愎自用,私心自用;孙可望妒贤忌才,不能容人;南明及打着南明旗帜的这一干人,无论忠奸个个只盯着自己一亩三分地,大局未定便急于自相残杀。八旗兵兵力本来面对全中国便已处处捉襟见肘,入关后战斗力更是急剧下降,但是碰上这么一群每每局势刚大有改观时便争着互相拆台的对手,以汉制汉便玩得游刃有余了。所谓群雄,便是如此一盘散沙,汉家天下不亡还真是天理不容。
评分这样的经典书做成精装本繁体竖排就更好了
评分如果历史有班主任,他一定会对着南明汉人说,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学生。
评分王朝在往下坡路走的时候,会出现很多契机,让人觉得再努力一把好像就能挽回大势——这是年轻人的想法。年纪大了之后,才明白不管怎么努力,事情的根源一开始就注定,只能无可奈何地看着情势滑向最坏的方向,这是时代的悲剧。作者和那些坚持抗争的人一样,依然保有年轻人的天真。
评分以前以为明朝是被满清灭亡的,看后才明白是自己斗死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此书告诉我们三个道理:一团结就是力量;二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满清入关,民族矛盾已取代阶级矛盾上升主要矛盾;三无德无能却自诩清流迂腐狭隘的酸儒最误国误民,如沽名钓誉的东林之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